知识与认知的区别:
当我们在在遇到难以抉择的困难时能够拿一个注意,这才算真有知识,知识能够帮助你做实际的决策。真正的知识不是你知道了它,而是能够运用它帮助你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解决实际问题。这一点正是“学术知识体系”和“个人知识体系”的重要区别。
在个人成长领域没有最有、最确定和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下状态的认知体系。
怎么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体系,我们不应该照搬别人的认知体系。比如我们在看一本书的时候,我们应该选择对自己触动最大的点,然后在触动点上做标记,在空白下写下大量能够联想到的思考,书读完之后放上几天,然后问自己,这本书最触动自己的是哪个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案例,甚至是一句话,只要它能够真正触动自己,并让自己发生改变,那么这本书就超值了。
根据能力圈法则可知,人的能力是无法跳跃发展的,只能在现有基础上一点一点往外扩展,而扩展的最佳区域就是在舒适区边缘。认知也是一种能力,同样遵循这个原理:处于认知圈边缘的知识与我们的实际需求贴合得最紧密,也更容易往我们产生触动,进而与现有的知识进行关联。而他人认知体系中的很多知识,总是再有道理,如果距离我们的认知或需求太远,就相当于处在了学习到困难区。除非对方的认知体系刚好和自己的人职权比较匹配,否则痴迷于全盘接受,学习效果有限,还很浪费时间。
体系的本质就是用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的、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整合为应对这个世界的方法和技巧。高手们经常是根据自己的关注点,不断收集该领域内触动自己的信息,然后加工整合,形成独特的认知体系。所以我们要尝试建立独一无二的认知体系。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 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这会促使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对新知识做出反应。
- 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
- 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实践是产生强相关联的终极方法。
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建立知识体系,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