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感触的一句话:
建立个人认知体系。
体系的实质就是,以其独特的视角,将一些零散而独立的知识、概念或观点逢接起来,用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每个人的认知体系各不相同。高手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触动点,不断收集被触动的信息,经过加工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而这个体系,正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法宝。
那么,我们该如何打造自己的认知体系呢?
本书告诉你,搭建个人认知体系的真相是:打碎各家的认知体系,只取其中最触动自己的点或块,然后将其拼接成自己的认知网络。
它有三层含义:
1.知识与认知的区别
所谓知识,不是说你知道了它是什么,而是能运用它帮助自己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称之为“知识”。
知识不一定能给我们带来认知能力,但认知能力一定包含有效的知识。所以,在一个人成长的过程中,没有最优、最确定、最权威的认知体系,只有最适合我们当下状态的认知体系。
2.只学让自己触动的知识。
因为触动是最好的筛选器,有了触动,就有了学习的机会。所以,在阅读时,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寻找触动点。这个点可以是一个理论、一个观点、一个案例或者一句话。
这个方法的科学依据是:认知圈边缘的知识。
只有处在自己认知圈边缘的知识,才最容易让你产生触动,也最容易与现有知识进行关联。
但有一些知识,尽管非常有道理,因为距离我们的认知和需求太远,无法使我们产生触动,也很难进行关联。有可能随着我们自身认知体系的不断完善,原来距离我们较远的知识也会变得比较近,于是又能触动我们了。
其实,我们并不需要全盘掌握他人的知识体系,自己的认知圈和他人的认知体系不同,全盘照搬他人的往往不合身。
正确的做法是:建立自己的认知体系,关联各家的“触动碎片”。
所谓“触动碎片”,就是能够与自身紧密结合,并慢慢变成自己认知体系一部分的触动点。
3.有效关联新知识。
(1)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解释新知识,
如果能用自己的语言把一个知识、一个道理、一个观点等说明白,让外行人也能听得懂,那么这些知识、道理、观点就成为自己知识的一部分了。
(2)在需要的时候能够顺利提取知识。
而提取不出来的知识就是伪触动。尽管这些知识很有道理,当时很受触动,但需要用的时候完全想不起来的知识,说明它们离我们的需求太远,可以选择放弃。
(3)在生活中能够经常练习或使用这些知识。
因为实践是产生强关联的终极方法。它不仅能使你成为认知上的强者,也会使你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最终你会明白,所谓的学习成长,诸如阅读、写作、反思、培养习惯、练习技能,等等,本质上都是一回事:就是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向外扩展,新旧知识逢接整合,形成自己独特的认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