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多败儿的元凶——习得性无助

理想的情况下,父母会让他们的孩子自己学会如何帮助自己。

忽视孩子的需求或过度参与的父母都会适得其反,他们的孩子经常会遇到习得性无助,因此相信他们既不能控制自己的生活,也不能改变他们的环境。

习得性无助,首先是由两个研究人员发现的,通过让狗适应电击的实验。

马丁-塞利格曼和斯特凡-梅耶用三组狗进行了实验。

第一组被关在笼子里,等了一段时间才被放出来。这些狗就是所谓的对照组。第二组也被关在笼子里,但是笼子的地面已经通了电。当它们按下一个按钮时,电击停止了,它们了解到它们可以停止电击的疼痛。第三组狗也受到了电击,但是没有任何方法能够停住。

当三组狗放出来之后,混合在了一起,放入另一个箱子中,箱子的一侧会受到电击,而另一侧不会。

第一组和第二组狗很快就学会了跳过分隔箱子的木板,避免被电击。第三组狗根本就没有试图逃避电击,因为它们已经形成了一种认知——它们无法避免疼痛。

塞利格曼和梅耶将此归因于习得性无助。

正如这个实验所证实的那样,儿童也会受到习得性无助的影响。

下面是小明的故事。当其他孩子被允许跑步时,这个可爱的小男孩被放在学步车里,这样他就不会伤害到自己。

因此从 一开始小明就知道,世界是一个危险的地方。父亲很少在家,但他告诉小明要坚强起来,成为一个坚强的男孩。

但因为没有榜样,小明缺乏动力去实现父亲对他的期望,他开始感到自卑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感觉变得更强烈。

每当有问题时,他的母亲都会跳出来帮助。小明开始将自己在面对挑战时,无法控制自己的信念内化。

每当他必须做出重大决定时,他都会向他的妈妈征求建议。其实,内心深处他怨恨母亲不让他变得更加独立。

你有遇到过习得性无助的情况吗?你是如何摆脱困境的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