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高兴,在最近的一期学习中,钱老师通过案例的方式教会我目标导向思维。
目标导向,实质就是在还未开展工作之前,就知道结果是什么。因为结果是已知的,就会避免因纠结达到目标而采用的花式方法,最终只注重过程,却没达到目标的现象。
目标导向中,过程中所运用的方式方法,只是让结果更加的合理,更加科学化。科学化的设计其实是给别人看的,是让别人信服的。因此,过程是围绕结果服务的。
今天,我有个跨部门的工作需要大家协作完成,当我开始将任务分解时,我开始焦虑,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每个人拿到任务时将会如何敷衍我的场景,突然,一种无奈与无助的感觉油然而生。
为了让自己快速完成工作,我赶紧找回状态,想起了钱老师所讲的目标导向思维。“你要什么样的结果,过程的控制只是些小方法”。只要明确结果,那么过程中的一些方式方法是可以进行调整的。
因此,在分配任务时,我允许其他人有自己的想法和做事风格,只要在最后的时间节点按照我的要求给我相应的结果就行了。谁知道,他们竟然同意了,并按照自己的方法完成了。我当时的那种畅快真的是无法用言语表达。
所以,在完成工作时,只要工作的结果是我要的,过程中,他人对待此事的态度其实不太重要,也没必要因为他人的一些小情绪而影响自己工作的效率。所以,高的工作效率需要目标导向,需要刻意练习。
结合自己的一些经历,综合阐述下自己在处理问题中常犯的一些错误,给大家以借鉴:
1、出发久了,忘了为什么出发
在一项工作任务中,有时候为了让自己出彩,博得在领导心目中的分量,往往会夸大一些任务,让过程看起来好艰难,最终自己完成了目标。现在细想,其实我把好多注意力都放在了过程,结果,最终的结果好像是硬套上去的结论。
因此,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我们不能忽视,大家都是社会人,都有自己的私利心,但有时候不能被自己的贪心霸占了大脑,否则,留下的只能是笑话。正如最近《演员的诞生》中,黄圣依因其夸张的演绎,为了争夺更多的台词和话语权,使得整场表演尴尬,无不是暴露了人性中最大程度表现自己的弱点。因此,不管我们是什么身份,不要因为追求目标而夸大过程,甚至忘记为什么出发。
2、想要完全控制过程,往往什么都控制不了
在目标导向思维下,最重要的是结果,过程只是服务结果的。如果过程所采用的方法不是原定设好的方式,只要是能够达成目标,其实是可以适当改变方式的。如果我们步步管控,使得他人有逆反心理,最终可能连结果也达到不了。
3、将自己的主观意愿强加于他人,只是自己的愿想罢了
生活中,工作中,我们往往想他人按照自己的方式进行,如,希望孩子能够放学后就及时写作业,不看电视,不玩手机,自己觉得定的规则都特别好满足,可是孩子就是不照做,自己一顿发火,孩子也不高兴,到最后才发现,我们想控制他人的想法其实是实现不了的,即使是自己的孩子也不行,他也是独立的个体。
因此,不论何时,不要总想着去控制他人而控制事情的发展动态,只要结果在我们的掌握中,过程还是可以适式地变通一些方式方法,这样结果完美,过程愉悦。
如果你在工作和生活中,也是遇到类似的死结,请善待自己,善待他人,只要结果再我们的掌控中即可。
愿你的工作和生活中可以用目标导向思维,规划和实施2018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