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

最近天天讲《道德经》,讲无为,今天就具体总结一下,什么是无为?如何做到无为?以及无为的思维对生活的益处。

首先,无为的特点:第一,一心为公;第二,顺其所需,顺势而为,而非刻意为之。

何为公?何为私?举例,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和存在,有他自己的自由意志,是公;认为是我的孩子,是私。想让所有学生变好,是公;想让某个学生变好,是私。谁积极进取,有担当,培养谁,是公;喜欢谁,培养谁,是私。想帮助他人是公,执着于帮助他人是私。

一心为公,放下自己的私欲,才能看到他人的需要,继而顺其所需。这也是次第。

在家、出门都行,没有一定要怎样的欲望时,就会随顺家人的喜好和心情,家人想逛街,看电影、爬山,去游乐园,我们都能欣然陪同,和对方一起做他想做的事情。

对孩子没有控制欲,就会尊重他的意愿和兴趣,孩子想学钢琴,帮他找钢琴老师;想学舞蹈,送她接受相应的培训。

与人交流时,没有表达欲,就能根据他人的需要随时调整自己,对方有困惑,向我们问询,我们帮助分析;对方想找人倾诉,我们就耐心倾听,适时给予回应。同样问问题,对方理解困难,我们就讲的浅显一点;对方悟性好,我们可以讲解得深入一些。

是故《道德经》讲:“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当我们没有自己的欲望、喜好和标准,没有我的概念和想法时,才能真正做到随遇而安,随顺他人。

无为的好处是:不刻意而为,就不累。

比如做企业,根据业务和订单量,选择合适的地段,控制采购和库存数量,等到业务量倍增,不得不加大投入时,顺势更换更大的地方,懂得“居易以俟命”,顺着顾客和公司的发展需求,被事情推着走,自然而然,就不累。相反,急功近利、盲目扩张后,一旦入不敷出,就会着急、忧虑,情急之下甚至会出现行为偏差。

孩子需要买衣服,我们带他去,他自己做主,需要时我们给点建议,如此,我们轻松,孩子也会更活跃、更积极。反之,我们按照自己的标准和喜好给孩子做选择,孩子不满意,买了也不穿,白白浪费人力和财力。

培养员工亦如此,谁积极向上,努力进取,我们就顺着他的需求培养他,如此,对方有力量,我们也不累。反之,明明对方不上进,不愿意努力,我们非推着他往前走,他有压力,我们也辛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步行上班是一个放飞思想的好时段。 从家到单位,大约有2.5公里的距离,没有很多的车,也少有行人,我甚至觉得闭了眼也...
    白话聊斋阅读 4,683评论 0 4
  • 看完yy职场课2的感想,特别是她讲到自己领导和朋友领导离职,朋友正在经历的一些事情和思想的转变,让我有些了新的启发...
    4be8e46b4aa5阅读 3,493评论 0 0
  • 活在当下,不计得失,以无为之心做有为之事。 --《三傻大闹宝莱坞》 活在当下,不要担心失去,尽...
    BoBo_dfe1阅读 3,047评论 0 1
  • 古人讲:俭以养德。生活节俭,不追求物欲,不沉迷享受,私欲少了,才会一心为公,才会想着做帮助他人的事。反之,满脑子都...
    虚空济阅读 871评论 0 1
  • 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 圣人说,我无意于改变谁,影响谁,教育谁, 我只做我自己,我也只能做我自己,...
    雪蓉阅读 3,95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