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学心传梳理:论道篇(2)

生理上,脑子为宗,人之一身骨髓;力学上,骨架为一身之支撑,而气行其中。因此,脑子-骨髓-会阴,是重要通道,“尾闾中正神灌顶”。

拳法招式的运使指挥上,由脑子发动,意入骨中,骨转筋拧,筋拧而劲生,且筋骨与皮肉为一体,而主用手足四肢骨节以击人。

脑子为神,内为气,底为精,前为后天,后为先天,精不外泄,其精华即上升而益神,是为逆回先天,此乃入道之门。

养在任脉及五脏六腑时,养得气足丹田,才能上督培养脑子,一动即气满周身骨节,所谓“内固精神,外示安逸”,平常腔子内空空静静,身藏若虚,用时才能随心所欲,应手而发。

站桩、静坐为练拳之根本。

人身三盘亦为三才,必须调和为一。调时,三盘是直而非横的,有如天地之日、月光的下照。

人要先自助、自动,而后才得人助、天助。

五脏落位,则外面骨肉再怎么震动,也不影响其安舒,内是内修,外是外练。依次第缓缓落位,则自然含胸、拔背、气沉丹田,不提心吊胆。即身藏若虚,胸空腹实,前后三关皆通常,故气以直养而无害。

命门,在两肾之间数骨节,为气之出入门户,上下之轮,周身之总枢纽。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蠹,蠹为大将之帜。心意动(将令),腰指示方向(轴),气(如车轮)即如旗之前行,手足如兵,听旗而动。

所谓收敛入骨,乃由命门而入。

任何和内脏有关之孔窍皆通,即决内通外,和天地通,三才浑然合一。

丹结在胃脾中,中宫也。后为命门,腰脊也。

五脏六腑不能挤成一团,否则即不舒适,故内中有一空隙托住。此空隙即丹田,在肾前、脐后,即“命意源头在腰隙”之隙也。

人身体各部位的反应都很灵敏,想哪里跳动就哪里跳动,只有丹田的神经少、感应力弱,想此意念不会乱跳动,所以意存丹田才能静下来,这是求静的法门。

五行:

金,肺也,收缩;

木,肝也,扩张;

水,肾也,下击;

火,心也,上冲;

土,脾也,平击;

螺旋劲,以腰发出。

观人五行气色,打之与之合。脸红,打心;脸黑,打肾;脸黄,打脾……其余同。

天地之合,顺也,反之为逆,如清空,顺也,风雨,逆也。要以己之顺,打人之逆;顺以化人,逆以打人。

须知五行之分,才可打人护己。五行之劲,为寸劲。

外三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

收、听,由小智、无名指,五行属金、水,象秋冬之收也;发、击,由食指、中指,五行属木、火,象春夏之发。大拇指五行属土,助收亦助发。

体质、气质、心性也有金木水火土五行之分,拳法、气色、相命、打人,皆在五行之气也。气质代表人之一生,前途事业在此,气质高超乃有远大之事业。

手之五行,拇指,土;食指,木;中指,火;无名指,金;小指,水。运转、控制方向,全在无名指。拳、指、枪、刀、剑、棍、毛笔,皆由无名指运化。因此,内收、内缠,皆以无名指、小指为领;外发、外放,以食指、中指为领。灵巧、变化,全在无名指、小指;伤人、发劲,全在食指、中指。一握拳,则为五行合一。

手之五行与五脏之五行,应合起来炼使之为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论道篇(1) 八脉无形,在练者自觉,一般拳式一动,阴阳交换,八脉即动,无须刻意强求。 若人体以阴阳分,阴系主阴柔之...
    大侠爱吃汉堡包阅读 276评论 0 0
  • 人体生命六要穴保健法 涌泉穴: 是人体少阴肾经上的要穴。它位于足底中线前、中三分之一交点处,当足趾跖屈时,足底前...
    gurzzzutxt阅读 685评论 0 1
  • 养心小妙招 1踏豆按摩可安心 将绿豆500克用铁锅以文火炒热后倒入盆中,双脚洗净擦干后踩踏绿豆,边踩边揉。每天睡前...
    二郎会阅读 1,088评论 0 1
  • 一、五行: 五行者,乃金、木、水、火、土 配与五拳者,为劈、崩、钻、炮、横 二、五行(五拳)相生: 劈拳变钻拳,为...
    李丙阳阅读 2,796评论 3 19
  • 一 楔子 阿斋是被他娘捡回来的。 那是隆冬腊月初八,雪片又密又急,从苍穹到地皮,冷冬如编织着一块快厚实的白布。阿斋...
    李古阅读 4,767评论 1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