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0:
子张问崇德辨惑。子曰:“主忠信,徙[xǐ]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wù]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只以异’。”
译 文
子张向孔子请教怎样去提高品德修养和辨别是非。孔子说:“以忠厚诚实为主,行为总是遵循道义,这就可以提高品德。对于同一个人,爱的时候希望他长期活下去;厌恶的时候,又希望他死去。既要他长寿,又要他短命,人怎么能不迷惑呢。就像《诗经》里的那句‘诚不以富,亦只以异’一样,怨气太重了。”
引申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偏见如飞刀,伤人也自伤
人是感性的动物,说话办事很难不被感情影响。任何事情都有一个度,如果上升到一切判断都是从自己的主观情感出发,这无疑是一种伤人又伤及的行为。喜欢一个人的时候,你觉得这个人做什么都对,甚至甘愿为对方牺牲一切;不喜欢一个人的时候,这个人的一切闪光点都会因为你个人的厌恶灰飞烟灭,恨不得杀之而后快。这种思维方式是缺乏思辨、没有原则的,时间长了,我们很难交到朋友、与他人合作或者收获良性的亲密关系。
感悟
“既欲其生,又欲其死”这句话太形象了。生活中总有这样的人,他常有理。
比如当他随便拿别人东西时,别人稍流露不满,他会说分享一下嘛,还会对旁人说“这人真小气”。可是当别人动他东西时,他立马火冒三丈,直言一点礼貌都不懂,怎么可以随便动别人东西。这叫双标。
双标的人,总找对自己有利的理由,而不是遵循客观公正的原则。
理在他这一方时,他希望理“生”,当他不占理时,他不讲理,希望“理”死,改按谁拳头硬。
12.11: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 文
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政治。孔子回答说:“国君要像国君,臣子要像臣子,父亲要像父亲,儿子要像儿子。”景公说:“好哇!如果真的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即使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
引申
齐景公问政:“君臣父子”这一套在今天还有意义吗?
三纲五常是儒家伦理文化的代表思想。其中“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指仁、义、礼、智、信。“纲”其实是做表率的意思,也就是父亲要有父亲该有的样子,领导也要有领导该有的样子。有个成语叫“上行下效”,意思是上位者或者长辈怎么做,下面的人基本都会模仿,尤其是不好的行为举止。所以上梁正了,下梁才不会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今天仍有其借鉴意义。
感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言传身教,原生家庭的影响,将会伴随孩子的一生,即使成年后也会有深远影响。
当孩子出现问题后,父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大家很是同情。可是,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比如复印件出现错误,自然是原件不正确啦。
最近,看过一本书《心如菩提》,是玻璃大王曹德旺所写。在他很小时候,他父亲教给他,让他数心,说有多少心在里面,就能办多少事。
还有,母亲也常对他说:“穷不可怕,最怕的是没志气。”
“做人最重要的是人格的完整,最需要的是取得他人的信任。要做到:穷要穷得清,富要富得明。所以,在外面要把胸挺起来,头抬起来,不要被人看不起。”
……
父是父,母是母。父亲爱的深沉,母亲爱的细腻。正是因这父母的爱和从小的教育,才成就了后来不凡的“玻璃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