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小溪在山涧欢快歌唱的时候,谁也不知道它的命运是什么!也许,它会冲出高山,走过险滩,汇入了大江大河,恣意奔跑,最终融进大海的苍茫;也许,它会步履蹒跚,徘徊于广袤的草原和荒凉的沙漠,轰然倒塌在沙漠的腹地,成就一段壮美的传奇。《平凡的世界》中从双水村、原西县走出的那些鲜活生命,和山涧欢快歌唱的小溪一样,命往哪里走,运又何处去?
书中我最关注的的两个人,是在小说开篇穷的吃不起菜,只能在大家打完饭后,偷偷带走“黑非洲”的孙少平、郝红梅。两人看似家境相仿、甚至一度成为彼此“初恋”对象,却因为性格、观念、追求的不同,各自上演了一幕幕跌宕起伏的人生大剧,以截然不同的人生经历,展示苦难年代人生的不同追求,不同归宿。
孙少平在小说中以贫穷而又自卑的方式登上了舞台,他仿佛永远生活在没有希望的生活中:吃不饱饭、上不起学、被“女友抛弃”、丢掉教师工作、高考失利、打工无处立足、招工体检不过关等等诸如此类的艰难困苦生活,也许是冥冥之中的巧合,每次他都能安然度过自己人生中的艰难时刻。于是我经常不停的追问自己,为什么孙少平最无助、最无望的时候,每次都能逢凶化吉,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作者是不是像国产烂片一样,在情节上胡编滥造,无条件突出主角的伟光正、高大上,只要孙少平碰到困难,都要有一个世外高手帮助一把,让这个“英雄人物”孙少平成就辉煌?
我无数次的翻阅原著,仔细品读孙少平那“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生”,每当多读一遍原著,我们好像对孙少平的人生命运多一层认识。小说中,无论条件多么艰苦,无论走到什么地方,他都会手捧书卷,如饥似渴般的阅读、思考,让自己的灵魂的得到高贵的洗礼。每当读到第二部时,我的眼前总是浮现出那样一个场景,就是当孙少平在黄原打工的时候,虽然脊背溃烂、手上的肉皮被磨薄,翻书时都有刀割般的疼痛感,但他却在那么一个角落,拥着被子,在夜深人静的夜晚,就着微弱的烛光,投入的读着《牛虻》,脸上露出满足的微笑。是的,这就是孙少平,无论条件多么艰苦,生活多么的无助,心里却永远有着那么一个最纯洁、最干净的地方,把自己最崇高的理想安放在那里。
理解了这个,我们就能更好的理解他在艰难困苦的情况下,会将灵魂中该认定的那些道理实践到生活中去,永远不放弃做人的本真,永远坚持和别人并不相同的世界观。我们能理解当天降暴雨,他会奋不顾身去救那个曾经嘲笑他的跛女子侯玉英;当“初恋女友”郝红梅深陷偷盗困境时,他仗义相救,保全她的声誉,而绝不是落井下石;当小学老师时,他“丧失阶级立场”,帮助“敌人”、地主的孙子学文化;当第一次打工时,他不顾那是自己唯一可以借宿、依靠的远方舅舅,毅然揭发了他把一块沾血的石头放在了最“敏感”的地方;当得知可怜的小翠被包工头欺侮,他拿出了自己的所有工钱打发她回家等等。是的,当一个人的灵魂在高处,无论生活多么贫穷,他一定可以活的很优雅。当孙少平和那些没有多少文化的揽工汉在一起时,我相信我们也可以立即找出那个衣衫褴褛,在气质上和其他人完全不同的他!当他洗过澡,换上干净衣服,和田晓霞漫步在黄原城的时候,那才是他应该有的状态,外表和精神世界高度契合,和身边田晓霞的高贵气质高度契合。
孙少平为什么能够与众不同?因为他总能在生活最压抑、最苦难的时刻,坚定的寻找人生中某个缝隙漏出的一丝光亮。在孙少安的砖窑已经有所起色的时候,他为了追随理想,决然的走上黄原的街头,坚定的和农村生活说了再见,成为一个揽工汉。那一刻,我突然记起了那句“不是因为有了希望才坚持,而是因为坚持了才有希望”,当他怀揣十几块钱离开双水村的时候,谁又知道前途如何,未来怎样?后来孙少平转城镇户口、煤矿招工等关键情节,虽然在小说中虽然都和曹书记偷偷给自己的闺女物色“女婿”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些极其偶然的机遇,都和孙少平崇高的精神追求、质朴的个人修为息息相关。正是孙少平这种出身苦难,但朝着理想坚定前行,永不放弃的精神,拉开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的大幕。
机缘巧合,几年前我和朋友也曾去延大文汇山,拜祭路遥墓,当看到石壁上那句“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时,我方才明白小说中的孙少平,完全是作者的理想化身,是对路遥人生理念的一种彻底阐释。这种生于三秦大地,顶沐着周秦汉唐的余韵,脚踏实地,身处贫苦,不惧风霜雪雨,不畏严寒酷暑,心怀梦想,坚守纯净的灵魂,疾风吹不折,狂风压不弯,深深植根于泥土,勇敢顽强的生长精神,正是这片土地给予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