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谷神不死①,是谓玄牝②。玄牝之门③,是谓天地之根。绵绵④若存⑤!用之不勤⑥。
【译文】
像山谷的空间和容道一样生养天地万物的神奇机制(道)是永远不会消失的,它是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这个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之门户,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它对于天地万物的滋养是连绵不绝、永存不断、无穷无尽的。
【注释】
①谷神:指像山谷的空间和容道一样生养天地万物的神奇机制。我们知道生命(尤其是生长粮食的田地)的滋养主要是需要水,而水的主要源头正是山谷的空间和容道,因为天一旦下雨时,山谷的空间和容道就会聚集这些可以滋养天地万物的水,使它为其所用;过去据高亨说:谷神者,道之别名也。谷读为毂,《尔雅·释言》:“毂,生也。”《广雅·释诂》:“毂,养也。”谷神者,生养之神。 另据严复在《老子道德经评点》中的说法,“谷神”不是偏正结构,是联合结构。谷,形容“道”虚空博大,象山谷;神,形容“道”变化无穷,很神奇。
②玄牝(pin):玄,原义是深黑色,在《老子》书中是经常出现的重要概念。有深远、神秘、微妙难测的意思。牝:本义是是雌性的兽类动物,这里借喻具有无限造物能力的“道”。玄牝指玄妙的母性。这里指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
③门:指产门。这里用雌性生殖器的产门的具体义来比喻造化天地生育万物的根源。
④绵绵:连绵不绝的样子。
⑤若存:若,如此,这样。若存:据宋代苏辙解释,是实际存在却无法看到的意思。
⑥勤(jin):通堇。作“尽”讲。
笔者感悟:本章用唯象的文字“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空与幽深、博大的状态;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的神奇机制,“描写 “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根源与作用,即继续阐述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基础上来说明其对于天地万物滋养的功能作用。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道”是虽然好像是那样的虚无与幽深难测,但是它却又实在的存在着对于天地万物滋养功能作用的,它无穷无尽,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先于天地的自然价值规律。体现出永恒性的“道”是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达的。
“玄牝之门”是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之门户,它是天地万物的根源。只要懂得把握应用它的好处,它对于天地万物的滋养价值将会是连绵不绝、永存不断、无穷无尽的。所以,懂得顺应大道者,顺其者昌;不懂得顺应大道者,逆其者亡。
如果把把本章的要旨与人体养生科学联系,则人体系统可以看作为孕育和生养出天地万物的母体——“玄牝之门”的一个子系统,要想延年益寿的话就必须认识并且懂得处理自身与“母体”的和谐关系,懂得借助“母体”的价值规律,使其为我所用,发展优化自身,因为,作为一个孤立的子系统是不可能长存的,有生必然有死系统总有一天会走向灭亡,用是现代科学的理论来说,熵总是倾向于最大化,系统只有借助于环境的负熵流才可能继续存在。
《阴符经》曰:“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尽矣。天有五贼,见之者昌。五贼在心,施行于天。宇宙在乎手,万物生乎身。”大概意思是说:“只要发现、明白自然之变化、发展的价值规律,并且去掌握它执行之,如果真的这样做到知行合一就能够尽得其妙了。宇宙自然之中包含着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相生相克的原理,只有懂得并且去掌握执行使它们为己所用才会所自己兴旺昌盛。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心领神会、领略了,才能对外施行于自然、宇宙万物,使宇宙万物就象在手中一样易于掌控,这样万物之变化、发展趋势也就能随心所欲为己所用。”又曰:“人,万物之盗。”大概意思是说:“人为万物之灵,而人食万物、吸取天地之精华(价值物质)为人所用,从而借取万物、天地之精之气生之长之,所以,人也是万物、天地之盗取者。”因为只有食万物、吸取天地之精华(价值物质)为人所用人才可以生存、发展、优化。所以,又曰:“知之修炼,谓之圣人。”
(《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老子》云:‘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言口鼻也。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
修道的秘诀是:“我在气中,气在我中,为我所用,绵绵若存,用之不尽。”(这句话与我的价值论完全符合,在这里不想解释)我对于“气”的理解是一种价值物质,人类只有盗取天地万物的精华(即“气”对于自身有用的价值物质)之气,才能与日月同辉,天地同寿,长生不老可期也(当然,这是一种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