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天底下最让人紧张的事
6、更好的理解压力
美国国家儿童发展科学委员会将压力归为三类:正向压力、可承受压力、毒性压力。
正向压力能促进人的成长,并让人表现得更出色。
感触:适当的压力可以激发人的潜能。考前的适度紧张与焦虑,可以提醒学生们更认真踏实的复习备考,从而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
可承受压力,也可以增强人的韧性。当然,压力要适度,时间上要短期。关键处:一定要有成年人在旁边提供支持,而且孩子必需要有足够的时间来应对压力与恢复元气。
感触:譬如学自行车。孩子是紧张的,会磕磕碰碰,会受伤。只要家长全程陪伴,并提供必要保护,即使孩子害怕,但她还是会勇敢尝试;即使受伤哭泣,他的委屈情绪得到宣泄与抚慰后,还会继续训练。最终,他们会解锁一项新技能,并为此自豪,收获生命的力量感。
毒性压力,一般指这种压力超过人的承受度,并缺乏支持。如果当下的压力难以缓解,何时结束又遥遥无期,他们的心灵将饱受摧残。
感触:不管作为老师还是父母,不要自以为是的高高在上,以权威者自居,狭隘地用成年人俯视的眼光,傲慢又充满偏见地给孩子贴标签,好为人师。而应该以平等、尊重的心态用心聆听,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真实的喜怒哀乐,所思所想。只有先做到这些,当他们身处毒性压力的困境时,我们才会敏锐地及时发现,又或者,他们才会主动向我们发出求救信号。作为师长,我们要想想,我们与孩子们的心贴得近吗?他们会信任我们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