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笔大脑就一片空白的我,终于鼓起勇气要写些什么。
刘老师的作业已经布置下来好长时间了,可我却迟迟无法下笔,回忆的思绪千丝万缕,关于写作的实在乏善可陈。
翻捡记忆的长廊,关于写作最多的就是上学时写的作文。记得那时候的自己喜欢读书,散文、小说、时事评论、纪实文学等等,每每我都能如痴如醉沉溺其中。同桌嘲笑我说,只要是有字的纸你都不会放过的。我却笑笑没有回应,或许只是喜欢,也或许是孤寂而自卑的少年在寻找精神的慰藉,总之是无法表述的原因,但与真正的写作却是平行的。
终于有一天,读到了钱钟书的《围城》,钱老用恣意幽默、充满智慧与哲理的文风嘲讽着社会的阴暗和人性的龌龊,这深深吸引了我,原来文章也可以这样写,这很和我胃口,下意识的在写作文时我便模仿起来。一切都很顺利,甚至我觉得我已经找到了写作的真谛,依照这样下去我会不会成为钱老那样的大作家,我幻想着。虽然老师对我的作文评语依旧如故,但我坚信我在厚积薄发。
老师终于找我谈话,他对我作文的文笔文风只字末提,却对我的价值观进行了质疑:“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老师指着一段文字。“每个人在面对危险时应该会有恐惧或是犹豫啊!”我试着说着理由。“那是懦夫的想法,或者是你的,见义勇为的英雄们不会。你这样写不好。”老师坚定的说着,似乎是一语双关?
“但英雄也是有和普通人一样的情感啊。”我努力的辨解在“回去重写”四个字面前显得苍白无力,我内心其实是崩溃的,因为我想得到一次肯定,或者是鼓励也行。
不知是怎么走出了老师办公室,混乱的我又一次陷入了迷茫。往后的日子我只敢写议论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不敢再有一丝真实的意思或者情感表露,哪怕我认为它是对的。日子日复一日的就这么过着,平淡且平庸。
沉溺课外读物的后果终于在高考前开始显现,迟钝如我也开始对未来焦虑。在一个漆黑寒冷而又狂风怒号的夜晚,按捺不住内心愤懑的我模仿伟人的词,填了首《沁园春.狂沙》来宣泄自己的情绪。好巧不巧被班上的学霸看到了,使得在同学间传阅、议论,一时竟成为班级话题,成了大家紧张学习之余的谈资。
终于有好事者在一个课间将纸条送到了语文老师的手里,他是善意的!老师扫了一眼后,说句“现在时间这么紧张,你们竟还有心思研究这个?”然后就离开了。我急忙上前从同学手里抢过纸条,将它撕的粉碎,恨恨的扔到了垃圾桶里,这时候的我是那么的敏感而不自信。
写作是自己内心的流露,但对青春期的我却苦涩难咽。我是不是在不合适的时间做着不合时宜的事情?
青春的脚步叙缓而又急切,我终于踏入了社会,褪去了青涩、腼腆和自卑,开始学着用稚嫩而坚实的肩膀抗起生活的重担,就业、结婚、生子,我积极的迎接着生活给我所有馈赠,那个敏感而不自信的少年早己不知所踪。
可时至今日,我却习惯了按步就班的生活,领着微薄的薪水,在这个小城市上着还算体面的班,过着家长里短、柴米油盐、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我很容易就可以想象到自己五年、十年、二十年甚至是死亡那一天的样子,因为只需要将身边发生的相关事件主角换成自己就行了。我更记不清有多久,没有静下心来观照自己的内心,就连最爱的读书都奢侈起来,写作就离的更远了。
或许我天生就是一个放不下的人,也或许只是想弥补少年时的遗憾。人在哪里跌倒,终究还得在哪里爬起来,我需要一个改变这一切的契机!
穷极思变的我偶然邂逅了刘老师的《主编课堂》,在课程的指引下,拜读了老师的大作《学会写作》,我默默的倾听,静静的学习。“零基础、写作就是写我所想、最关键是练习”等等,老师的许多理念让我耳目一新,戳中了我的内心,蠢蠢欲动。这,就是我一直在等寻的契机!
生命的宽度需要自己努力去拓展。我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可能,生活可以更丰富一些,人生可以更精彩一些,生命也可以更有意义一些……
在春天的田野播下希望的种子,精心呵护它茁壮成长,虽然狂风、暴雨或虫灾可能让我颗粒无收,但我依然会坚持下去,希望秋天会有金灿灿的收获。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今天我就在这里,迈出写作的第一步,漫道雄关的写作之路将会在我笔下漫延。
二零一八年子月于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