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喜欢购物消费的朋友,一定要读一读迈克尔·所罗门所写的《消费者行为学》。这是一部指导消费者聪明购物避免“中枪”的奇书。
这部书还有一个特色,它增加了不少中国本土案例,分析了中国消费者的购物行为,因而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的需求,读完后很容易上手。
全书一开篇就提供了解开消费者行为的三把关键钥匙:购买、拥有和存在。针对这三把钥匙,我对自己过往的消费认知和购物行为作了一个简单的复盘,果然找到了一些问题。
一、认知上三大改变
围绕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者拥有的东西、消费者的存在方式三个维度,这部书给我带来认知上的三大改变:
【认知一】人们日常消费行为不仅仅是购物那么简单,还体现了我们的存在感。
我们购物常常并不在乎产品本身有多少功能,或者能够提供多少服务,而是因为产品本身对我们而言还意味着什么更重要的价值,比如能够体现个人潜在形象需求的品牌。
【认知二】我们的存在感有很多途径可以实现,不会只有金钱这一条道,我们还可以通过学习或者认真做好一件事来体现我们的存在感,这样会更好地提升我们的幸福感。
消费就意味着花钱,如果仅仅通过消费来体现我们的存在感,这就会堕落为一种“物欲”,一旦上瘾,就很难根除。很多公司一方面靠出售成瘾产品而盈利,另一方面又在兜售治疗这些成瘾产品的方法而获利。因此,不要过分执念于金钱,只有刻意学习和持续做事,才是提升我们存在感的王道。
【认知三】我们要拿出自己的判断,绝不能让营销人员来满足我们的特质需要,不能坠入营销陷阱,成为营销市场的牺牲品。
一旦成为营销市场的牺牲品,就意味着你已经让营销人员消费了,成为消费市场的被消费者。因此,我们要拿出自己的判断,做出自己的选择。
二、学习,实践,再实践
这部书给我们一个重要的启示是,消费行为是一种可以通过训练逐步掌握的技能。
这部书给我们带来了消费认知上的改变,增强了我们消费的主动性和把控性,从而不断改进我们的消费行为。具体可以做到“三多”:
1.多观察。用书中所学的理论和案例,分析解释自己观察到的各种消费现象。
2.多实践。用书中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指导自己的消费行为。
3.多总结。形成自己消费行为的独特视角。
三、五大场景应用
针对自己消费情况,这里描述了几个应用场景,场景中的有些消费行为,很可能你会习以为常,但我却处处“中枪”。
场景一 我比较喜欢选择环境比较好、设备齐全的高档健身房,这样的健身房能够提升我对健身的感知和成就感。
【真实情况】情景效应属于消费者的感觉体验,它能够给消费者的产品认知带来不易觉察的影响。
【中枪情况】前不久,我选择了一家比较高档的健身房,结果老板跑路了。
场景二 我特别喜欢苹果手机光滑的外形、简单而又紧凑的构造,这些无不传达出一种现代、精密的高科技氛围,给我一个感觉就是“酷”。
【真实情况】这是感官营销的新时代,一个特别注重感官影响产品体验的时代,感官有助于人们决定哪种产品更有吸引力,哪一种产品在市场上众多类似产品中更加出众。
【中枪情况】多年来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果粉”,长期被苹果产品消费着。
场景三 我早年就喜欢上肯德基味道,至今仍然迷恋它散发出的独特香味,似乎又把我带回过去的岁月。
【真实情况】气味能够激发强烈的感情,也能够产生平静的感觉。他们可以唤醒记忆,也可以缓解压力。
【中枪情况】尽管知道是“垃圾”食品,多吃无益,但对肯德基味道一直欲罢不能。
场景四 商场购物,特别喜欢用手触摸看中的商品,如果买衣服,还尽可能试穿看看,似乎这样才能让我感到放心。
【真实情况】触感在消费者行为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似乎可以调节产品体验与判断信心之间的关系,当我们接触物品的时候,会更加确信自己的感知。
【中枪情况】对触摸过的商品,特别是试穿过的衣服,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购买。
场景五 在消费中受广告影响比较大,特别是一些日常消费品,几乎就是下意识选择的。
【真实情况】人们在非常特殊的条件下,能够被潜意识信息影响。
【中枪情况】受到不同场合下广告影响,一见到饮料,就会首选王老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