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到深圳的那个夏天,曾经行走在热闹的下沙城中村街道上,被各种吃的夺去眼球。人流如过江之鲫。这些看似草草搭建的多层楼房之每日每夜吞吐量真是惊人。回去后我写了《博尔赫斯的村庄》。那位图书馆中渡日的老人与眼前这喧腾的城中村之人境在文字中得以相融--只是一种想象。
但是,说真的,如果不是居住在其中的人,怎能走进它的心脏?虽然此次深圳双年展,有不少艺术家设计师交出了关于城市共生的思考与作品,有的带有相当的互动性对话性,但是在展区,匆匆走进去浏览一圈的多是外地游客或是本地学生与青年。或者这些是意料中的、固定的观展人群?村中的居民呢,他们不来逛逛吗?
在城中村中硬是开辟出来的作为展场的空间,原本的利用率也是不低的,传闻说有好几家小作坊型服装加工微型工厂和更微型的商户,被管理者以火箭速度腾退,才保证了展场的使用。也就是传闻而已,不可考。且看展期过后怎样。在地居住与谋生的人们,与艺术家设计师的想法可能偏离得有点远。各种利益平衡,由来是个难点。
昨天,在深圳工业站(罗湖区清水河展场)观映的时候,听工作人员说:“现在深圳也开始做文化项目啦。”莫名的喜感。深圳本来就是个单纯干活的场地,一切试验都有可能发生,只是影响力的大小而已。听策展人说,这片划给临时艺术社区的地盘,由一个房地产开发公司主导开发,从开展以来,这片小地盘没有发展成开发者意料中的小资咖啡艺廊式空间,倒是越来越像社区公园了。这算得上是意外收获了吧?事实上能让临时艺术社区最终转变为永久的社区公园所在,那多好啊!
当天的观映活动是由“乡村之眼”公益项目呈现的民族志映像分享。三部纪录片都是关于广西山区白裤瑶族村庄里的人物以及家族历史,各由当地年轻人拍摄与加工。公开观影的则是各类群体,有时会有意外的碰撞与互动。不过最主要的,还是当地年轻人借此对自己的社群历史的梳理与一种共同体情感的传播。观影前,同去的朋友谈到了社区映像,这样的记录与互动方式看来可以引入社区营造活动当中去,确实是一种良好的互动与聚焦媒介!
我忽然由白裤瑶的纪录片联想到了城中村映像。在深圳的各个城中村,其实不缺乏有心人,用自己的方式,以文字和映像去纪录这特殊时代的特殊生态故事。但没有人认为城中村会像古老村庄那样能在破败中还延续好多年,因为城市更新项目就等在下一个拐角呢。把城中村用纯技术的眼光解剖出来,不过就是:产权归属,建筑形式,业态,人口管理,基础设施,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数字化管理的,因此可以是以深圳速度向前滚动发展的。
深山里的瑶族人家,口口相传的家族历史也就不过六代人。现在比照看城中村的,都不出二十年呢。要说形成什么样的共同体情感,也太难。仅因为每个漂来此地的人,对这片飞地有种感激,也就够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