燎疳

图片发自简书App

故乡的年味是冬至前一天晚上,燎疳的一把火燎起来的。

燎疳是西北农村的一种习俗,就是在自家门前点起一堆篝火,借助火的威力祛除一种叫“疳”的邪魔妖怪。

疳很可怕,最擅长传播疾病,侵袭人的口腔、肠道,人一旦染上,必死无疑。

疳怕火,一燎便死,为了燎干净,年前、年后要燎三次,分别在冬至前一天晚上、大年初一早上、正月二十三晚上。

燎疳的篝火要旺,柴禾须用沙窝、戈壁上生长的白刺。火焰升起,人们将陈醋、食盐、豆子、硫磺、桃木条一一投入火中。

冬至前一天燎疳是在晚上。白天时村里的男人都会牵出自家的牛羊,女人抱来自家的公鸡,聚到一起举行人畜聚会。牛羊触角相抵,公鸡相互争斗,人们围着看热闹。实际上是在展示自家的牛羊肥壮、鸡鸭成群。晚上,篝火升起,燎疳。庆祝粮食丰收,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大年初一燎疳是在太阳出山之前,又叫“迎喜神”“燎天蓬”。大年初一,天门大开。上天派下凡的新天官上任。家家户户点燃篝火,放炮、上香、烧黄表纸、浇奠水酒、肴馔,希望新喜神带来好运。时间在天泛白前,家家户户都要点燃篝火燎疳,所以五更以后一家比一家起的早。宅主人看牛羊的头向方位,那就是喜神的降临的方位,燎疳的篝火也点在宅院的那个方位。

正月二十三的燎疳最隆重。“正月二十三,白刺麻子燎大疳。”正月二十三,意味着乡下人社火闹完了,春节过完了。不管哪种社火都到祭祀的地方卸装,把社火器物交给“社火头”封存,烧香、磕头,然后就可以干自己的事了。过了正月二十三,新一年的农耕就要开始,过足了年的农人就要拿起锄具走向春风,走向田野,开始播种希望。出门打工的青年,告别家人,扛起行李踏上征途,走向外面的世界。

夜幕降临,人们带着亲人欢欣雀跃地涌出家门,点燃篝火,燃放鞭炮。各家的篝火都点燃了,把村子照得红彤彤的。人们围着篝火燎疳,年长者祈祷平安,年幼者嬉笑玩耍,整个场面欢声笑语。大家围着篝火左三圈右三圈,“燎利了燎散了,燎得毛病子不犯了!”寓意往事已经抛入九霄云外,回头便是新的未来。

当篝火即将熄灭时,大家在篝火上跳来跳去,过去的一切烦恼和不吉利的事都随着焰火烟消云散,新的好事会从头到来。燎疳就是燎晦气,燎吉利,寄托着人们期盼新的一年百病不生,出门顺利,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万事大吉。

燎完自家去别家,一家家燎遍,最后,人们把熄灭的灰烬用铁锹轻轻扬起,随着风,火花顿时亮起来,主人要根据火花的形状和那一种粮食作物的花形状相似,今年种这种作物就会丰收。火花再次燃烧后落到地上已成为灰烬。没有烧完的柴禾,各自用木棒夹回自家炉膛,意味着今年红红火火。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今夜,和母亲通话的时候,母亲问我有没有燎疳。忽的想起,今天是农历正月二十三了,是家乡一年一度的燎疳节。 “正月二十...
    陈敏敏023阅读 1,139评论 0 2
  • 家乡的燎疳节 正月二十三,是家乡陇县的“燎疳节”。这天晚上,家家户户门前点燃一堆柴火,不论...
    A木易强弓阅读 1,402评论 0 6
  • 燎疳已经是近二十几年没干过的趣事了!从我记事起,每年农历正月十五,二十三,正月底,吴家窝窝里的一年三回燎疳火...
    军玲阅读 1,282评论 0 1
  • 小时候,我们过年初一早上总是比着看谁家的饺子吃的早。早上挣开眼睛,穿好新衣服,早起的妈妈早都在厨房忙碌了,洗漱完,...
    风舞玲珑阅读 3,273评论 6 8
  • 第二十章 旧事重提 “末将武毅将军,领残雪关第五军团统帅封戚健率第五军团将士恭迎监军大人。”封戚健拱手施礼道。王谢...
    卫公子无忌阅读 173评论 5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