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一临近,被好友拉进双十一战队,战队需积攒获取“能量”,本想划水仅当玩乐罢了,不忍,只得求好友帮忙点赞。战队中一人拉了二十多票,震惊。
翻看列表,300多好友,网友、泛泛之交。找谁帮忙?不知所措。后听说有“互赞群”,加入,算是赚到了些赞。
之前常常读到一篇关于“弱连接”的文章,其中说到:“其实在本质上,弱连接理论更为重要。弱连接不是人脉,而是信息的传递。”
想到了邓巴的150定律。我们能稳定交往20人,社交上限150人,剩下的两三百“好友”可能不再有任何交集。这20人算是我们的强连接,剩下的130,甚至更多人是我们的弱连接。
社团成立了一个500人的通告群,给大家提供资源互换的平台。慢慢地开始思考,是不是那不交心的130个人,可以为我们传递大量有用的信息啊。
反观自己,我几乎所有超过15人的微信群都是有目的的群。选修课老师为了布置作业的群,网友为了双十一相互点赞的群,校友为了代课的群……
我们带着目的,加入一个又一个群,达成了目的,自然很好。帮助我们的人,我们不认识,一句感谢转身就走。
科技进步了,“弱连接”有效,很好!一切都完美。
夜幕降临,独自想起往事,不知与谁言说。思考未来,不知道如何决断。再翻开列表,300多好友,又找谁?
孤寂之时。细细盘点,人生二十载,交心好友不足十五。
仍记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中的两句话:“实体社群仍然拥有虚拟社群无法比拟的深度,这一点至少在不远的未来还不会改变。”
“人类一旦与身体、感官和真实环境越来越疏离,很可能就会感觉孤单、迷失方向。”
毛姆说:“我们每个人生在世界上都是孤独的。”
对啊,我们太孤独了,我们渴望被理解,渴望被关爱。这样细腻的情感连接,往往一个陌生人无法给你。
一句“多喝热水”往往无法激起的情感波澜,也许需要一个人风尘仆仆地赶来,给你递伞,送暖宝宝,带奶茶,当暖流从胃里涌出,才感受到了“温暖”。
大学一好友,我们一起拍片、争吵、吃饭、逛超市、聊天、坐B1去市区,大家是朋友,实实在在有矛盾冲突,一言不合可以“打爆他的狗头”,可以把他骗去学弟学妹精心准备的生日会。
生日,朋友圈回一句“生日快乐”,往往回句“谢谢”就结束了。现实中吃顿饭,送个礼物,睹物思人,定会再次想起。导演片场给摄影老师的20岁生日惊喜,学长进教室看到学弟学妹准备的精心准备的生日视频,我相信这些都是会一直被记住的。
我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本就是孤单的,好友间的慰藉、感动,抹到脸上的奶油、番茄酱都会永远在记忆中。相信如赫拉利所说,这样的“实体感”才能让我们不再孤单。
我们该好好珍惜那寥寥几个生活中的好友,制造一些惊喜,浪漫……孤单的人生需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