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周伤寒61-65条学习小知识分享】这周热点多,我将自己学习的精华分享给大家。
①61条是真寒假热证,重点在虚阳上泛,寒极发燥。理解本条,日本人奥田谦藏小结的不错,他说,各种各样的疾病,在体力减退的状态下,白天出现异常的状态,夜间变得轻松的话,就有适应干姜附子汤可能性。
②62条新加汤为调血生津之总方, 各种禁法感冒即虽有表证,不能用汗法治疗者,可用本方治疗。高齐民说本方临床常用于治疗从事站立工作的患者(如理发师)因持久站立而下肢肌肉疼痛,或由于过劳、周身肌肉疼,跑步过久肌肉疼,风湿关节炎下肢肌肉疼。老年人夜卧受风,四肢痛或自汗出、周身乏力者。
③学到这里,大家注意到好多发汗后、下之后等词语,究竟有何含义?大家可反复回味理解。大塚敬节研究发现:言“下之后”,“发汗后”等在“下之”与“发汗”词后附“后”字的,就是表在“汗”“下”之后,原来的证已发生变化。仅“下后”为原症不变。对于误下者,是用“医反下之”“却下之”。再看看63条与162条,虽然原因不同,结果是一样,因此方证相同,都用麻杏石甘汤。
麻杏石甘汤清肺热而兼散肺邪,故石膏多于麻黄。张锡纯认为非汗出而热稍重,用本方时,石膏用量为麻黄之10倍。
麻黄、甘草、杏仁加桂枝组成麻黄汤,治寒实。麻黄、甘草、杏仁加石膏组成麻杏甘石汤,治热实。
桂枝汤的汗出是没有味道的,而麻杏甘石汤汗是里热所出的,是粘绸,比较臭的。
娄绍昆的经验,如果遇到不是很典型的麻杏甘石汤的患者,可用王鹏飞的青黛饮加银杏、寒水石。
65.64条里都有桂枝甘草汤证,是仲景常用的定悸平冲的经方,现常加味用于心功能不全、低血压等循环系统疾病。
苓桂甘枣汤=桂枝甘草汤+茯苓、大枣。
【第14周伤寒66-70条学习小知识分享】1.“怪病当问水”,腹部胀满注意分虚实。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主要是健胃消胀(胡希恕语)。
2.大塚敬节:宋本67.68.69.70连续出现桂苓术甘汤、芍药甘草附子汤、茯苓四逆汤、调胃承气汤证,可以说是宋本29条的升级版,寒热虚实变化的多种方证。
3.苓桂术甘汤=桂枝甘草汤(降气)+茯苓白术(利尿)。
陈慎吾说该方是治疗目眩晕之圣剂,不必拘泥起卧,若不治者,泽泻汤也。
刘渡舟在《水证论》提出本方证4个要点①水色,面部水斑即色黑②水舌③水脉④水证即气上冲胸、心下逆满、逆满、心悸、短气、眩晕。强调苓桂术甘汤实乃恢复心脏功能,心血管病关键病机是心阳虚而水气上逆。
日本汉方家常用于治疗各种眼疾。山本严小结这类患者体质属于夜枭型,即早上不愿意爬起来,夜间不想睡。
王付建议该方煎煮时间要短,水大后,小火15分钟即可。
4.①附子干姜甘草=四逆汤(里虚寒)+人参=四逆人参汤(四逆汤证有人参证)+茯苓(治烦,治心跳)=茯苓四逆汤。②结合385条来看。用西医观察来说,此方证属于以须躁为突出症状的严重的休克。③本方证的烦躁是不分昼夜,阴阳两虚。干姜附子汤证的烦躁为昼剧夜减,阳虚阴盛。黄连阿胶汤的烦躁是夜剧昼减,乃阴虚阳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