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与好的决策》 于浩转述
关于作者
格尔德·吉仁泽,社会心理学家,德国柏林马普所人类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以进行风险认知和风险沟通研究而著称。他曾获得1991年美国科学促进会行为科学研究奖、德国2002年度科学书籍奖。同时他还曾担任了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和弗吉尼亚大学法学院客座教授。
关于本书
大数据时代,风险变得更容易预测和控制了吗?吉仁泽并不这么认为。他提出,数据信息不是越多越好,面对风险,最好的决策往往是依靠直觉和经验。在本书中,他引用了大量关于决策的科学研究、数据和事实来论证这一点。面对很多的不确定性,只要卸去过量信息的“包袱”,使用简单且有启发性的经验法则,我们依然能够做出明智的决策。
核心内容
风险包括“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前者有固定概率,可以预测;而后者很难预测。面对风险,人们最常采用的应对方法是防御性决策,也就是优先追求避免担责,而不是问题的解决。这种防御性决策并不是好的选择。在多数情况下,面对风险,依靠经验和直觉,往往能找到更合理的解决办法。
一、什么是风险
1.风险分为“已知风险”和“未知风险”。已知风险,就比如彩票的中奖概率,是一开始就设定好了的,我们只是去撞这个概率。但是那些不存在固定概率的风险,是无法依靠概率计算出来的,这些就是“未知风险”,也是真正的不确定性。
2.为什么未知风险不可预测:历史上很多专家、权威,都做出过事后看来很荒谬的预测。这是因为预测需要基于假设,而假设受限于预测者当时的环境,人很难做出超越他所在时空的预判。
要正确认知风险,只能放弃对确定性的追求。如果你寄希望于通过预测来防范风险,那你最好改变这个习惯,其成功率实在过低。
二、如何开展风险沟通
1.什么是风险沟通:就是从两个维度,把风险准确地描述出来,从而更准确地认识风险,避免被统计数字误导。
2.第一个要点:用“频率”而不是“发生概率”来描述风险。例如:天气预报中的“明日降水概率30%”。这句话意思是:类似明天这样的气象条件以前出现过多次,而根据统计,符合这种气象条件的日子里,100次有30次下了雨。这里所谓“降水概率”,实际指的是一种频率。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对风险的理解和描述就准确多了。
3.尽量使用“绝对风险”,避免使用“相对风险”。例如:“增加了百分之百”和“增加到百分之百”,这两个表述听起来很相似,但意思差别巨大。
4.如何应对涉及风险的统计数字?首先要看最全面的数据,分析其是绝对的还是相对的;其次看看数据受到提供者立场的影响。
三、面对风险不好的决策
1.防御性决策。我们面临风险的时候,通常会选择一些保守的、防御性的应对策略。这时优先考虑的不是如何解决问题,而是如何自保。
2.防御性决策的选择,源自我们先天对错误和危险的回避、从众本能。在一些重要抉择上,我们往往害怕跟别人不一样,害怕成为异类和被孤立。
3.消极防御和积极防御。医生面对疑难病人,往往采取过度治疗,因为害怕被认为不尽力、承担责任,这就属于积极防御。而消极防御,就是干脆尽量避免照顾高风险患者,避免做高风险手术等等。无论积极防御决策还是消极防御决策,都不是最优选项。
四、面对风险的好决策
1.运用经验法则。当人们掌握一些知识但却未曾认真梳理时,经常会混淆自己的判断。反过来,如果保持适度的盲目无知,积极运用已有的经验探索,反倒能显著增大选择正确几率。这里的“盲目无知”指的是一种“简单、简化”,就像爱因斯坦说的“凡事力求简单”。
2.运用直觉。直觉也是经验法则的一种形式。它具备三个要点:第一,直觉比意识更快,往往会第一时间产生;第二,我们并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感觉;第三,这种感觉很强烈,促使我们立即采取行动。
3.什么情况下应当相信直觉。第一,不确定性越高,也就是说未知风险越大的时候,越应该用直觉;第二,可选方案越多,对风险计算失败概率越大时,越应该用直觉;第三,历史参考数据越少的时候,越应该用直觉。反之,如果不符合这三种情况,就要少用直觉进行判断。
金句
1.如果你寄希望于通过预测来防范风险,那你最好改到这个习惯,因为成功率实在太低了。
2.在某种情况下,A选项本来是最优选择,但往往人们最终会选择B——可能只是因为B最有利于决策者保护自己。
3.直觉也是经验的一种形式。不确定性越高,也就是说未知风险越大的时候,越应该用直觉。
4.防御性决策的选择,源自我们先天对错误和危险的回避、从众本能。
5.少就是多,信息不是越多越好,选择也不是越多越好。
撰稿:夏兴宇
脑图:摩西
转述:于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