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塑心灵——每个人都拥有让自己成功快乐的能力》,李中莹著。
第四章 自我价值
自信、自爱和自尊,统称为“自我价值”,是每一个人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的本钱:没有它们,建立成功快乐的人生只是梦想。这三项也是心理素质的基本核心,有了足够的自信、自爱和自尊,一个人才能发展出其他的心理素质来。对于自我价值不足的人,帮助他们重新培养出自我价值,只有一个方法:制造机会,让他自己多做点事,并帮助他(让他自己)做好,让他得到多些肯定。
唯有自信的人,生命中总是充满了希望,从容淡定中自有积极进取的精神,宁静安详里洋溢身心和谐的力量。逆境中,它帮我们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葆有一股不屈不挠的动力;顺境中,它让我们热爱并享受人生。自信,提升着生命价值,并造就我们的未来。
身份、角色与自我价值
身份是一个人心理活动的最核心部分,管理的是这个人关于“我是谁”和“我的人生是怎样的”事情。
一个人在他的人生里只有一个身份,却可以有很多个角色。身份照顾的是在所处的任何环境里的整个人,而角色照顾的则是这个人针对某些人事物的他。可以说,一个人的所有角色加起来,便是这个人的身份。
身份是心理活动的核心部分支持这些活动的,也就是身自我价值包括三项素质:自信、自爱与自尊。
自信、自爱与自尊的关系
自信就是信赖自己有足够的能力取得所追求的价值,这些价值不断地累积,到了足够的时候,便会感觉人生是成功快乐的。一个人必须先爱护自己,才能爱护别人,而别人也才能爱护他。有了足够的自爱,才能培养出足够的自尊,自尊就是尊重自己。
自我价值不足的行为模式及原因
自我价值不足就是自信、自爱、自尊不足。他们的行为模式大致有三类:
(1)故意做一些事使人以为他力量很大,或者找一些以为代表力量的东西企图使自己的力量分数增加;
(2)喜欢不劳而获或以小换大地增加自己的力量。
(3)做些伤害、破坏、诋毁别人的行为,以为可以把别人拉低,保持跟自己一样的水平。
造成这个普遍现象的原因:
第一,整个人类对情绪感觉的认识很不足。
第二,对孩子的教导普遍没有使孩子建立起自我。
第三,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总把焦点放在孩子没有做到的小部分,而把孩子做到的部分看作是理所当然,而没有给予肯定。
第四,很多家长为孩子定下过高的标准。
第五,过分强调孩子认知方面的重要性,包括思想能力的培养方面,而忽略了帮助孩子发展出跟自己的感觉紧密联系、明白自己内心需要的能力。
第六,传统思想中习惯以否定自己的方式去表示对对方的尊崇。
第七,传统的家长习惯于“恐惧感”、“犯罪感”、“羞愧感”去推动孩子,这使孩子内心无力。
自我价值与人生品质的关系
每个人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刻里,都有一些他很在乎认为重要、想得到的东西,这便是价值。
自信与人生:自信带给人生的是一种积极的态度,以及由此带来的处理人生事物的能力。因为相信自己,便不会凡事都去指望别人,并且稍不如意便牢骚满腹。一个人有了充足的自信,意味着他有足够的力量来处理人生中的烦恼。
自爱与人生:我们必须先爱护自己,才能爱护他人。
自尊与人生:满意的生活质量,意味着在生活中得到别人的接受和尊重,做事时爽快利落、得心应手。这样的人自然感到轻松开心,成功满足。这样的生活质量,与自尊有莫大的关系。
最快建立自我价值的方法
(1)言出必行,言出必准;
“言出必行”是说过的话一定要去做出来。“言出必准”指的是你说的完全跟你内心的认知感觉一致。
(2)有所不为,有所必为。
三个简单明和容易运作的标准:
一是“三赢”,是必须坚持的标准;
二是自身的“建设性”。“建设性”是事情能够产生累积的正面效果,每重复一次,自己的成长、学习和未来的成功,快乐便多一分。
三是“量力而为”就是按自己的能力去决定做什么、做多少。
(3)接受自己,肯定自己。
接受自己就是不要否定自己。否定自己的人,容易否定别人、嫉妒别人、对别人的成就看不过眼。
唯一的方程式
感觉→尝试→经验→能力→(肯定)→自信→自爱→自尊
弥补上一个方程式的不足:多做→多做到→因多做到而得到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