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前年开始读书时就经常听人说要每日反思,但是很长一段时间都不知道什么是反思。今天听刘澜老师的课程,终于对反思有了很清楚的认识。
通常情况下,我们以为的反思是,到晚上回想这一天发生的事情,哪些地方做的对哪些做的不对,并把思考的过程写下来,这就是反思,其实这样是不对的。
关于反思,我们中文里有个成语,叫做“三省吾身”。这个成语出自曾子。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他在《论语》中有一段著名的话,叫做: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问了自己三个问题,每个领导者也需要问自己这三个问题,当然要稍微改一下。第一个问题:为人谋而不忠乎?改为:我为组织工作,有没有尽心尽力?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改为:我跟客户、员工、合作伙伴打交道,有没有遵守承诺?第三个问题:传不习乎?改为:我教导下属要做到的事情,我有没有以身作则?但是,曾子问的这三个问题尽管是回头看,也很重要,但是这不是反思。
反思的本质是“对思之再思”。这里面有两个“思”字,第一个就是“思”,另一个是“再思”。对一件事情,已经有了一种思考方式,这是第一个“思”。然后你想,这种思考方式正确吗?完整吗?还有没有另一种思考方式?这就是“再思”。你已经有了一个“思”,但你针对这个“思”进行“再思”,这就是“反思”。
曾子的这个标准,他只是检查自己是否符合这个标准,但他对标准本身没有再思。很多人认为曾子这三句话是反思,严格说来,其实不是。
我们很多人以为自己像曾子一样,天天在反思,其实很可能不是反思。更确切的说我们是在总结,是在给自己打分,是在核对清单,但这不是反思。
反思不一定是在行动之后,你也可以在行动之中,或者在行动之前反思。在行动之前反思,有一个好方法,叫做预演失败。
比方说:你们马上要开始一个大项目,已经定好行动方案了。现在,你们坐下来开个会,给每个人发一些白纸。主持人宣布,现在已经是六个月以后,或者一年之后,那个项目已经完全失败了。我们只知道那个项目最终完全失败了,我们不知道原因。现在,你用三分钟写下来,你认为这个项目最终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大家都写完之后,把所有原因集中一下,重点讨论其中两三个原因,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这种方法就是预演失败。
在行动中反思比较好理解,刘澜老师问一位CEO,你怎么反思?问完他就在想,CEO会不会说每天结束、反思一下当天的工作?结果他的回答很出乎意料。他说,“我时时刻刻都在反思。比如我刚才就在反思,我对这个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回答”。这个CEO的反思习惯,是在行动中反思。他既在行动,也在反思,在行动的同时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