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文明的诞生就是人类从孤立的个体到群聚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诞生的集体性记忆与文化,汇聚成我们所理解的文明。文明那么抽象,看不见摸不着,又好像那么具体,潜藏在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里。比如中国人喜欢红色,印度人看种姓下菜碟,法国人高傲,土耳其人大半信奉清真教,宗教、信仰、饮食、风物、制度等等,我们所看到的今天,是由哪些潜藏在这些人基因里的历史所造成的?它是如何诞生的?又是如何演变的?有过哪些曲折?这庞杂的世界文明与历史,要怎样理清头绪?
要从提纲挈领的角度讲述庞杂的世界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多数人选择从考古开始,按照时间的顺序从废墟中窥视文明的遗迹,但实际上,文明在发展的历程中有扩张,有融合,有消逝,有变化,最终穿越了时间,以各种各样的方式留在今天的生活里,这本《帝国与文明》另辟蹊径,作者抱着这样的思路,选取了今天我们依旧能看得到的,耳熟能详的十座城市,通过读取这些城市身体里的历史记忆,去追溯其背后蕴藏着的、更宏大的文明变迁图景。
记得看过一句评论,是这么说的:“好的历史书,一定是一边讲故事,一边绘出故事的背景板。”历史的重现很考验作者的讲故事能力,但更考验的,是通过故事讲述带来的完整清晰的逻辑线。这本书在这点上可以说做的不错,作者以城市为基点,基本上将一幅完整的世界史图景展现在读者面前,书中叙述的历史非常简略,简略的甚至你觉得都是复制粘贴的模板,每个城市经历的无非是地理优势被发现,某个伟大的人某次伟大的战争或变革选择在这里建城,扩张,帝国成立,逐渐衰落,另一个文明入侵,重建,继续衰落…这样的套路在每个城市的身上反复上演,当你觉得读到最后甚至厌倦的时候,突然发现,作者想要表达的并不是城市背后孤立历史事件本身,更多的是一种文明流动的状态,这些文明就像散落在背景板中的颜料点,滴在纸上一点点晕染扩张,冲突融合,形成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
作者的结构安排很巧妙,每一章节都通过现代的影像初印象—一张城市地标照片开始,然后理性的溯及城市的源起与历史,最后加一段自己游历时感受到的城市现状结束。在感性-理性-感性的循环中,读者能感受到的,是这个城市生命的气息,文明像是流淌过城市的一条河,现在并不是终点,未来流往何方仍旧未知。每个城市的命运都经历了无数次更迭与替代,在这个过程中,是否每一次更迭与替代都是走向了一个更文明的阶段,让城市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在作品中不得而知,由于“幸存者差异”,作者笔下的城市,几乎都是历史悠久,但从建立之初没有经过大的文化间隔,不是曾经繁华一时而后长久的没落,而是一直被向前推动着发展的,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为什么是他们?文明的进程为何没有从他们的身上碾压转向,而是长久的驻足了?为什么曾经作为国都的长安没落了?威尼斯,纽伦堡,阿姆斯特丹,这些曾经无限繁华如今在破败中喘息的城市代表着的就意味着文明的消逝吗?并没有,只是文明的中心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了转移。城市历史中最年轻的是纽约,其实我甚至想看更多新生的城市,悉尼、新加坡、迪拜这些新兴的城市,但作者没有选取的原因应该很明显,在年轻化的城市中间,宗教和帝国所扮演的角色退让于经济,新兴城市的发展空间更多的由经济而非宗教文化去谱写,这可能与当下世界的发展脚步有莫大的关系。
全书另一个有趣之处在于,作者所走的路不同以往,作为一个东方人,他并没有选择以东方为起点,也没有选择西方,而是选择从欧亚非都交界的文化冲突与融合最复杂的伊斯坦布尔开始,一路经由古老的文明城邦群德里、开罗、撒马尔罕、北京,走向现代的纽约、伦敦、巴黎、柏林,最后止步古老城邦文化的发祥地罗马。文明打破了时间的限制在古老与文明之间穿梭,作者这种时间概念化的模糊,会让读者完全打破传统的世界史阅读习惯,按照作者的思路重新看待老问题,在这种视野下我们发现:
文明与文明的界限原来如此之窄,伊斯兰世界离我们原来一点也不遥远,原来每一种文明之间都有着排列组合一般的碰撞与重组,在不同的撞击中产生出多样的结果,以城市的形式保留这份碰撞融合的痕迹。不同大陆之间的文明流动原来是这样频繁。跳出固有的文化圈,去重新审视世界的历程简直太美好了。
这本书实在太适合旅行的途中去阅读,这种感觉就像是和一个人认识之前,我们习惯性的对他的背书有个简单了解,籍贯、年龄、性别、教育、家庭情况,这本书大致就是城市的简历,读过之后,可以更好的与这个城市相处,或者说,更能感受到当下在城市中见到的标志、符号、文化背后的意义。更适合这种无法旅行的岁月去阅读,好像足不出户,就能体验一次穿越时空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