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6】文字是我的救赎

其实按照荣格的心理类型理论,我属于典型的内倾思维型。

我对于所有事物都有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比较能澄清观念之间的异同。

但我对于情感的认知其实一直都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所以“分享情感”这一个对于普通人来说极为简单和平常的事情,我是需要一直不断地学习的。

我从小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如何才能更好地与别人分享自己的感受。怎样才能正确地告诉别人什么是我所喜欢的、什么是我不喜欢的,什么能让我欢喜、什么是能让我郁闷的。在我还在想自己应该如何表达自己的看法时,别人早已将话题转到另一边,我也只能生生地把想法生生地咽回去。

大概是因为从小就是如此,所以刚开始认识我的人,或多或少都会觉得我很冷淡、很冷酷,不好相处。

但其实每一次遇到陌生人,我的内心比他们更害怕“我与他们相处不好”,更害怕自己稍微不谨慎的言语,会破坏了他们对于事物的兴致。所以在一开始,我总是习惯于躲在一旁,默不作声,尽可能地给予对方聆听的专注而已。

可是也是因为如此,大家也便习惯了不管我而欢喜了。

这虽然偶尔间会让我感觉很寂寞,但是这也减轻了我不少负担。因为对于我这种内倾人格来说,与人相处是极为消耗心理能量的。

大概也就这样,从小到大,能跟我成为知己好友的,真的少之又少;但是一旦成为了知己好友,就感觉那是一辈子的事情了,不会有什么分开的理由。

可是,大概是因为口头表达不得意。再加上对于世界万物,我会保持着一些自己的观念和看法。内心的喜怒哀乐,我其实都很想全部分享出来。所以,我才喜欢了文字,这个既坦率又不坦率的方式。

可以说,文字是我的救赎,是我自我的救赎。

只是,这世界上,真的很少有人会特意为了我这种默默无闻的人,特意留下脚步去认真听一听我的声音。

所以,写到目前为止,我对于每一个曾经看到过我的文字的人,都十分尊敬和感激。只是,我目前还没有能力,能回馈大家什么。只能就此欠着了。

今晚发生了一些不开心的事,心里真的很郁闷。但一想到,我还有微博,还有人曾经喜欢过我的文字,我就觉得心里不那么沉闷了。所以真的很感谢,每一个真心喜欢过我的文字的人,希望明日的我不会辜负你们的期待。谢谢。

那今天就这样了,爱你们,晚安。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