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跟朋友聊起“输出倒逼输入”,“需求推动学习”。最近在社群分享金句拆解,为了能对一个词组或者句型拆解得更加的到位精确,整个人都进入鸡血状态,输入速度大大提升。给她听了一下我的录音,她也评价说进步很大!但是这种状态经常刺激我的焦虑症出没,例如早起的时间全部献给了公众号研究,焦虑症犯。晚上的启蒙班课程,有两个零基础的孩子加入,焦虑症犯。暑假班要开始招生,焦虑症犯。每每找不到心理平衡时,注定就要睡眠质量不佳,继而生一场病。早起鼻塞头痛,去社区医院买药,开了一包药,上面竟然写: 改善异常气质Ծ‸Ծ!!也许就真的只是因为焦虑?
适当的焦虑能让人提高效率,激发潜能,但如何把握这个度,需要自己去认真记录和调节。目标分解法: 社群分享-把模板做好,用专用时间来进行编辑,而不是碎片化时间,提高写文速度; 早起时间只用来打磨发音。启蒙班的课自己也要放轻松,太过迫切希望孩子能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吸收知识,可能性不大,语言水平的差异只能通过时间来慢慢解决,用心准备也是要的,就是不能逼自己过度。暑假班报名情况不是非常理想,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后期再挨个问问,有其他的课撑着,也不至于会倒闭。目标不是为了靠这个挣大钱,只是为了孩子教育和自己有语言的运用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