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货币基金和银行之间的恩怨情仇
货币基金和银行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首先理解货币基金,需先理解一个词语,叫“银行间货币市场”。
银行也会有资金短缺和盈余的时候,所以经常会互相借钱,这也叫做银行间的互相拆借——这样就形成了银行间市场。
和一般借贷市场不一样的地方是,银行之间的拆借资金量大、时间也短,一般就是以隔夜、三天、七天的居多,——银行间的货币市场是一个大额的、短期的资金拆借市场。要求——<对流动性要求很高,利率远高于银行给储户的利率。>
问题:银行间利率虽然很高,但是它们不允许个人投资者进入。
上世纪70年代的时候,美国百姓深受利率管制之苦,当时美国的 Q 条例规定活期存款没有利率,定期存款的利率有上限。但是,大量的储蓄都有一种寻找更高收益的冲动。当时美国有一个投资银行家就想出了一个办法,他设立了一个基金,吸收老百姓零散的钱,然后投向利率比较高的银行间货币市场。
这就相当于帮助老百姓用少量的资金参与进了高收益的银行间市场,分享到了机构投资者的收益。
由于这些基金的投向主要是银行间的货币市场,所以又叫“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不属于银行体系,不用缴纳存款准备金,不受利率的管制,能够给百姓提供比银行存款高得多的利率;
1978年的时候,美国的货币基金大概占美国存款1%左右的比例;
1999年的时候,这个比例上升到63%;
差不多一大半的美国老百姓不在银行存钱了,都去买货币基金了。这是美国历史上特别著名的银行存款大搬家,也叫“金融脱媒”。
货币基金就是当时美国利率管制下的金融创新,投资银行实现了绕开监管,筹集资金的功能,顺便也替老百姓赚了钱。后来的结果是皆大欢喜的,银行看到存款流失就感到了危机,就游说国会废除 Q 条例,实施利率市场化。所以很多人都认为货币基金的出现,是美国金融自由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
二、中国货币基金:替老百姓多收了三五斗
中国货币基金的兴起,其实和美国的情形很像。阿里在2013年的时候推出了余额宝,就是利用当时支付宝的账户优势,把支付转账的功能和货币基金相结合起来了,它也能够为我们投资者提供比银行的活期存款高得多的利率。
第一,它绕开了银行存款准备金的监管;
第二,它让我们百姓分享了高收益的银行间的市场利率
现在市面上形形色色的货币基金,等于是为我们提供了一种高流动性、低风险的金融产品。
货币基金一般来说都是可以次日赎回,所以它的流动性接近活期存款,但是利率要高得多。
今年货币的平均收益率是百分之三点几,活期是0.3%,所以货币基金的收益率是银行活期存款的10倍以上。
对于银行,货币基金的出现是一个警钟,银行都按兵不动的话,可能会像美国一样——更多的存款会从银行里面流走。
最终银行已推出了货币基金的产品。到今年的6月份,我们国家一共有122家金融机构,一共推出了372种货币基金,总规模差不多达到了5万亿元左右。
如果没有货基这样的产品,5万亿的钱可能还大部分躺在银行的活期存款里,拿着0.3%的利息,——货基的出现将银行的资金成本给推高了。
这就是有人说“余额宝这种货币基金是银行吸血鬼”的原因,但它到底是不是吸血鬼,你要换个角度来想。银行的血到底是谁的血呢?——老百姓的血?货币基金的出现其实无非是给了老百姓一点投资上的选择权,让其获得了稍微高一点的收益率,让一小部分的利润从银行手里流回百姓的手里而已。
在中国,仍然以储蓄为主;今天,货基占存款总额的比例也就是3%左右,在整个中国金融体系里还是沧海一粟罢了。
三、货币基金收益率:跟着银行间市场利率而变化
2013年的时候,余额宝的利率曾经一度达到过7%,那为什么现在才3%,降了这么多,是不是有什么问题呀?
答案:货币基金的投向主要是银行间市场,货币基金的利率上下浮动,主要是跟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在波动。
2013年的时候,市场上闹钱荒——银行间隔夜拆借的利率一直很高,6月份平均是6.7%,下半年差不多平均是4%,当年货基的平均利率是4.87%,余额宝最高的时候一度突破过7%的利率。
货币基金是跟随着银行间市场利率来波动的。
后面几年——中国的经济增速下行,银行把货币政策稍稍放松,又放了一点点水,然后市面上的钱就没那么紧张了,银行间的市场利率又慢慢地降了下来。
18年的银行间市场利率大概平均就是2.63%左右,所以货币基金是平均3%左右的利率一点也不奇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