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顶一万句》是作家刘震云的长篇小说,获得茅盾文学奖,文学界评价很高。年底网购了这本书,600多页,趁着假期,见缝插针地看,终于看完了。
语言精炼,故事情节紧凑,没有太多背景铺垫,上来就讲故事,很容易看进去,引人入胜。
故事中虽涉及的人物众多,但多而不乱,都能和主人公扯上关系。一开始有些人物、事件看似莫名其妙地上场,耐心看到后面,就会拨云见雾,知道咋回事了。比如第二部分《回延津记》,以为是第一部分的主人公杨百顺,或者叫吴摩西,回延津,结果开篇却讲牛爱国,感觉与第一部分没有一点关系,有些摸不着头脑,看到后面,才恍然大悟,原来牛爱国是吴摩西养女巧玲的儿子,祖孙两代人互不相识,却有着极其相似的经历。回延津的不是吴摩西,竟然是牛爱国,带着对过去的探寻,也带着自己内心的孤独和追问。
读下来,合上书,印象最深的三个字就是“说得着”,这三个字文中多次出现,朋友亲人夫妻因为说得着走的近,也因为说不着而产生矛盾和疏离。茫茫人海,周围有亲人、朋友、同学、同事,看似并不孤独,但想找到一个灵魂契合,又能说得着的人似乎又很难。
为了寻找答案,两代人以“找人”为幌子,都在路上,明则找人,实则找己,找自己的“安心地”,找自己的“说得着”。
生活如何继续?“日子是过以后,不是过从前”简单朴素的话语,却表达出生活的大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