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学校学校常规管理和教学质量督查评估,强化规范办学,县教研室于12月24――28日进行了为期5天的考核工作。现就音乐这门学科的考核情况汇报如下:
基本情况:
1、课程开设情况
各校均能开齐开足音乐课程。1―4年级每周2节,5、6年级每周1节。多数学校都有专职教师,并能做到专职专用。但仍有个别学校由于种种原因急缺专职音乐教师,如杜村、庙前、朱备、实小。
2、学生学习效果
这次考核我分5块:交流、展示、歌曲、乐理、乐器。大部分学校担任音乐教学的专兼职老师,都能够认真开展音乐教学工作,课本歌曲演唱熟练,基本乐理知识了解,熟识音乐器材并会初步使用。有些学校还能熟练运用各种打击乐器进行边奏边唱。如:陵阳、乔木、杨田、酉华、木镇等。尤其蓉城,非专业教师也把音乐课上的有声有色,学生能熟练使用打击乐器伴奏。
3、教学计划与备课
多数学校的专兼职音乐教师开学时的计划与教学进度安排详细具体,课时备课认真、有反思、有批注。如三小的反思用心真实、二小的二次备课。
4、教研活动的开展
各校综合教研组有工作计划和各学科的具体工作安排。教研活动也开展地扎实有效:有开课通知、教案、反思、评课报告及相关图文资料等。如沙济、二小、乔木等学校均有相关报道。还有的学校在材料整理上综合组分学科、分类别,每门学科都有一整套教研资料,可分可合。如:三小、丁桥等。
5、音乐器材的管理与使用
检查中发现各校在线课堂使用较好,部分学校有详细的记录和课堂留影。大多数专兼职音乐老师能将音乐器材带进教室,学生们认识,并会初步使用;音乐器材设有专人管理,有管理制度,个别学校能做到制度上墙,如新河、乔木等;音乐器材有登记及详细借还记录,竹阳小学还有新添记录和破损、丢失处理记录;新河、乔木等学校教师因地制宜组织学生自制简易音乐器材,如沙锤、双响筒等。
6、发现的亮点
1).组织学生自制音乐手抄报
2).组织学生自制小乐器
3).少年宫、兴趣小组多样化、开展活动多元化
实小“十岁成长礼”;二小“艺术节”;三小“校园小百灵”;陵阳的周三兴趣小组;新河的“两歌一操”……
4).注重教师培养,获奖形式多样化
蓉城二小“诗意江南,灵秀青阳”获市一等奖,代表池州市参加省中小学艺术汇演;
三小杨琪老师《捉迷藏》获省级优课;
蓉城吴珊珊获市音乐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
二、存在的问题
1、专业教师、专用教室不足
通过交流发现个别学校有占用音乐课现象,尤其是任语数学科的兼职教师。
2、音乐器材不足
部分学校音乐器材欠缺,有的学校有一些,不足,没有进入课堂或只是作为教具展示,使用率不高。
3、教学进度缓慢
少数学校由于各种原因教学进度过慢,书只上了一半。
4、资料整理不清晰
部分学校资料整理上缺少经验,没有认真研读考核办法,逐条有序的分类整理资料。
三、下一步工作建议
1、学校专业教师、专用教室配备方面,尽可能配足专职教师,确保每所学校都有专职教师,并专职专用,真正起到专业引领的带动作用。
2、音乐教学除上好倾听、歌唱、知识与技能(相关乐理知识、乐器的认识与使用)外,关注音乐拓展,重视孩子音乐素养的培养。
3、乐器的配备、管理与使用需进一步完善。
20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