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没见着太阳了。
灰蒙蒙的阴天,让人心情跟着沉重起来。不知是不是受气压变化的影响,连看书也变得更容易犯困了。
想来,天气与心情的关系,确实很微妙。阴晴、雨雪、雷电、风霜,或更大的四时节气,都会带来不同的心理变化。
阴天和雨天又不同,阴天是一种静悄悄的灰暗,眼睛像蒙上了一层雾,周围的建筑一下没了色彩,远处的山跟消失了似的,整座城也忽的没了动静;雨天就热闹很多,可以听雨落下的滴答声,还可欣赏雨滴顺着玻璃窗散开的艺术美。
小时候不喜欢雨天,是因为不可以出去玩耍,再则下过雨的路面总是泥泞不堪,刚刷的白鞋子瞬间脏了,衣服也会被溅上很多泥点。
晴天也分很多种,阳光明媚,气温适宜的时候,人爱外出走动,身心清爽,思维也似乎更清晰;遇上高温天气,人又开始变得急躁,恨不得一步也不走进太阳光下;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天气最特别,往往还能欣赏到雨后彩虹,这两种本不该同时出现的天气的一旦同时出现,就会让人格外欣喜。
远古时候,人类还没有气候知识,对自然力量是敬畏又害怕的,同时围绕天气变化还编出许多神话故事来,如雷公电母、土地神、龙王等,这些想象的自然神构成了人类最早的自然崇拜,后来又逐渐演变成了各种巫术和祭祀活动。
人类经历了从认识自然到改造自然的过程,也掌握了人工降雨,风力发电这样的先进技术。任何的天气变化,于现代人而言都不足为奇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在增多,带来知识总量的飞速提升,但对自然的想象在缩小,想象的土壤逐渐变得贫瘠,慢慢让位于现实。在没有确切的认识之前,人类可以天马行空,任由想象插上翅膀。当一切都确定后,有些想象就是幼稚的存在了。
想起小时候,在没有上科学课以前,我相信世界上有可以腾云驾雾的神仙,也相信神话故事里的天圆地方之说。我总喜欢盯着天空猜想,神仙是不是可以一直活着?仙女们的衣服一定很好看吧?他们都住在云层之上吗?我们的大地是不是一整块浮在海面上的陆地?海面上是不是有一座座云雾缭绕的仙岛?世界的尽头是太阳和月亮的家吗?我带着这些好奇,尽情的构想着我想象中的世界面貌。
当然,这些朴素的认识,也要感谢小时候看的仙侠片,比如《西游记》、《镜花缘传奇》等。现在的我,再也没有小时候那种遐想心思了,当我知道的越多,好像对于一个事物的更多想象也就减少了。
虽然现实限制了我们很多,但想象的世界还一直还可以存在于文学世界中,不同的文学体裁,给了想象无穷无尽的空间。
希望自己在理性之外,还可保留一丝孩童时期的天真的想象力,让它在创作这个领域开出一朵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