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要着力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这为新时代干部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在新征程上,干部担当作为至关重要,关系着国家各项改革举措的落实和事业的蓬勃发展。
干部乱作为,犹如发展路上的 “暗礁”,危害巨大。个别干部患 “政绩冲动症”,热衷于 “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不仅贻误事业发展,更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究其根源,是党性修养不强、政绩观出现偏差。要解决这一问题,需树好政绩 “风向标”,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引导干部坚持党的原则、事业和人民利益第一。同时,用好政绩考核 “指挥棒”,科学设置评价指标,全面衡量干部工作成效,既看显绩也重潜绩,既看当下也看长远,算好 “经济账”“民生账”“生态账” 等。
干部不作为,如同前行列车的 “停滞”,阻碍目标实现。面对新征程上的诸多挑战,想不想干、愿不愿为,考验着干部的宗旨意识和作风精神。解决不作为问题,要强化政治引领,让干部从党的奋斗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激发担当作为的内生动力。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重实干、凭实绩选用干部,落实能上能下机制,整治消极现象,营造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的良好局面。
不敢为与不作为紧密相连,让干部敢为需多管齐下。只有为担当者担当,才能激励干部撸起袖子加油干。提高容错纠错工作规范化和实效性,落实 “三个区分开来”,为创新者松绑、为进取者护航、为攻坚者铺路。同时,关心关爱干部,在政治、工作、待遇、生活和心理等方面给予支持,提升干部的组织归属感和精神获得感,营造团结奋进的改革氛围。
干部善为是时代的要求。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任务越繁重、问题越难解、矛盾越多样,就越需要干部敢作善为。加强专业训练,围绕高质量发展、服务群众、防范风险等内容开展专题培训,填补知识空白、补齐素质短板、强化能力弱项。注重实践锻炼,选派干部到改革发展主战场、重大斗争最前沿、急难险重第一线,让干部在磨砺中成长,成为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的行家里手。
新征程呼唤新担当,新使命需要新作为。建设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解决干部乱作为、不作为、不敢为、不善为问题,推动干部更好地担当作为,我们才能在新时代的浪潮中乘风破浪,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