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刚刚过去,它留给我的印象,不仅有热闹的春晚,红红的春联,亲戚长辈们的热情,还有那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
除夕那天晚上,我们一家人拥入了厨房。爸爸妈妈准备好了案板和擀面杖,爷爷奶奶端出了已经和好的面和一碗饺子馅,我也取了几双筷子,迫不及待的准备开始了。
奶奶负责擀饺子皮,其他人则负责包饺子。很快,第一轮饺子皮擀好了。我拿了一张饺子皮放在左手手心,用筷子取了一些馅,然后用食指和大拇指把饺子箍起来。可是,我包的饺子又大又扁,不如别人包的小巧,放在案板上显得很另类。
妈妈笑着走过来,看见我包的饺子,摇摇头说:“这样的饺子一煮就破了,藏不住馅儿。馅要少包一点,尽量箍成圆鼓鼓的。”我照妈妈说的又包了几个饺子,虽然好了一点,但还是不太好看。妈妈说:“看你包的这个样子,我教你包个花边饺子。”说完,她从案板上拿了一个我包的饺子,在边上捏了一圈褶皱。咦,原来软塌塌的饺子立刻秀丽了许多。“啊,太棒了!”我佩服地说。“可是,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当然有喽!”奶奶搓掉手上的面走了过来。只见她熟练地取好了馅,然后把上下两面饺子皮交替地捏成花边,做成了一个略长的饺子,边上的花纹恰似一株麦穗。在一旁看着的爸爸赞叹道:“这个饺子包得有功夫了!”
在一家人的共同努力下,60个饺子很快就包好了。爷爷高兴地说:“饺子象征团圆,一个个饺子挤在一起,就像咱一家子团团圆圆的,多好。今天是除夕,不管这一年怎么样,都高高兴兴的。明年,你们都要好好努力啊!”
“好!”我们晚辈齐声说。
十几分钟后,饺子煮好了。餐桌上,碗里的饺子还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香。我夹了一个放入口中,不禁微微地笑了。也许,这就是家的感觉吧,这就是千万游子过年回家的理由,这就是家人间割舍不断的亲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