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免俗,看了小米阿黎的《参与感》。买之前在多看上看了书评,褒贬不一,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哥们儿写了很长的书评,大意是全书都是喊口号。是不是喊口号见仁见智,书毕竟是一段时间的认知的结晶,了解了解别人的过去也不无好处。何况人家是站在风口上的猪。
全书结构非常清晰,提纲上总分总结构。前面竖起参与感三三法则的大旗,随后分别从产品、品牌、新媒体、服务、设计分开阐述如何落地,最后是自己的笔记做结。很适合新人菜鸟了解小米的玩法和互联网思维。每篇内容都很简短,结合丰富的实例,很容易理解,也难怪副标题叫做手册,很适合碎片时间阅读。个人感觉这样“手册式”的结构很实用,在信息过载的今天,大家每天都要面对太多的诱惑,已经很难再集中精力去啃一本《宏观经济学》,也不太必要人人都懂亚当斯密,特别是新生代互联网人,他们更热衷于研究时下最热以及将热的产品和话题,把握当下的需求对他们来说最可见最迫切。当然要深谙人性基业长青经典著作大部头的智慧还是不可或缺的。
于我,把它当做一部了解小米的博文来看,有很多细节的点值得反思和学习。我总结成一套方法论:
做爆品(差异化功能点、全新替代品)——社会化传播(做口碑美誉度,建社群文化“发烧友”)——产品迭代、组合营销(借事件、借平台)——社群服务(进一步扩大口碑,营造社群气质“逼格”)——市场推广(将社群气质扩散,成立有“情怀”的品牌)
知易行难,书中讲的都是前人用过的,要想复刻,还得有自己独特的优势和气质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