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跟你说话了”

忽然间,有种情绪的低落。

那是觉得谈话互动中,自己处于劣势。

一种自我保护的机制开始启动,想逃离。

而对方却对此一无所知。

这让我想到几年前,我也曾这么对人。

如今虽然还是微信好友,朋友圈还是彼此都继续可见,但从此不再招呼,等同销声匿迹。

当时我还纳闷,不过是陈述了个事实,怎么就那么大的反应呢?

直到今天,我也遇到了类似的场景,才恍然大悟。

对方太敏锐了,细节微处让人无处遁形。

说什么都不好,怎么说都是把自己给透露。

于是,第一反应——“快跑,言多必失!”

一种安全感的缺乏。

被人看透。

局面不在我掌控。

那么,对方好意歹意都是其的一念之间。

干嘛不开溜呢?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这忽然让我明白,谈话中的安全感有多重要。

无意识的言辞让对方忽生望而却步,归结于什么?

略胜一筹的思维方式?

还是碾压式的大局在握?

还是源自心虚心慌?

不想被人探究?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