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序(陈数)
做物质的减法,精神的加法。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很多时候大家买一样东西,并不是真的需要它、会去使用它,而是渴望拥有和获得。
学习欣赏物品而不去占有,学习与他人分享而不独享,学习探寻自我和生命之路,不惧旁人异样的眼光。
“幸福力”
霍金曾说:“世界上最让人感动的,是遥远的相似性。”
我们断的是物品,但其实,脱离的是执念。
断舍离的奥义,不只是“扔东西”
斩“断”物欲 “舍”弃废物 脱“离”执念
当太阳被任性的乌云遮蔽,内心被坏情绪肆意摆弄时,如果能找到一种方法,驱走乌云,重现晴空,人生才会变得阳光明媚、春风快意。
正文
一个人与一件物品相遇是极为短暂的、微弱的缘分。
当我们长大后,被断掉爱喝的母乳,被去掉尿不湿,不得不自己控制排泄的欲望和时间。我们被放逐到“规矩世界”的条条框框之中,缩头缩脑、畏首畏尾地学会了忍耐。
孩童的世界有孩童的规矩和不自由,少男少女的世界有少男少女的规矩和不自由。已经淹没在忙碌的成人世界中,遗忘了少年时光的我们,其实在心海最深处的岩石上,依然留着童年时期的“不自由”的刻印。
再怎么美味诱人的食物,如果吃饭的人没什么胃口或是肚子饱了,想必也无法领略这种“美味”。
有意识地“先出后进”,才能唤起良性循环。
即便多么想拥抱崭新的有魅力的人、事、物,我们首先应该做的是把之前的“人·事·物”之间的关系“收拾”干净,整理清楚。这才是断舍离的思维方式。因为先处理之前的关系才能切实地提升再一次的“获得”的质量。
小成功的不断叠加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自信心。
·肉体生命是作为生物的人的生命。 ·社会生命是对归属和被承认的欲望。 · 精神生命是对智慧、美、沟通的渴望。
我们常常认为只要肉体生命存在,就是活着。假如这个论调是真的,那么就不会有人因为被解雇而痛苦自杀,也不会有人因爱而身心疲惫走向生命尽头。
“衣着”在一定意义上是我们社会性的或精神性的自我意象的投影,因此“没有穿的衣服=没有想穿的衣服”相当于还没有稳定的自我意象。
“吃饭”,吃的不仅仅是味道和营养,更是“气氛”。煮饭时,不能急躁地撒调料,最重要的是创造美好的煮饭吃饭氛围,这会让饭菜更香。
人际关系无论是双方距离走得太近还是太远,接触频率太高或是太低,都会出现问题。 距离太近,会觉得烦躁;太远,会感到孤单;接触频率太高,会给别人带来麻烦;太低则会产生被抛弃感。
断舍离,让人与空间力为伍,比想象更怡然的人生就在不远处。
“很多罪犯的家或是出现犯罪的家,总是乱七八糟地扔着很多东西,生活很颓废。”
人们不能轻易地改变手相或者面相,但是我们居所的“相”是可以改变的。
“人最大的罪就是不快活。”
即使是家人,被人随意处置东西就意味着“原本属于自己的选择和决断的领域被人侵犯了”。不仅是这些东西,别人人生的所有选择·决断应该属于他自己。
依赖别人的消极态度也只会增加自己和他人的压力,丝毫没有让状况改善。
我们常常因为缺少相互体谅、相互尊重价值观的习惯,而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的头上。因此,当我们想责备别人时,可以试着考虑下别人做出让自己不满行为的原因,同时尽快抛掉“希望对方做出某些行为”的期待。
其实,人的烦恼大部分来自人际关系问题,这些烦恼绝大部分是源于“单方面的期待过高”——过多地给对方施加自己的价值观。这种过度施压总跟随着关心和爱护一同出现,因此,越是亲密的家人或是恋人越容易出现这种问题。
当对别人抱有期待,或是要责备别人时,要立刻意识到“首先自己要做好!”,主动地开始行动。在不断地体验、积累经验的过程中,逐步掌握好如何与人保持恰当的距离,学会抛开人际关系的烦恼。
成功,乍一听像是不由分说地填充自己全部的贪欲,但其实是正相反的,只有不断地放手、舍弃、施与他人,才能形成流动的循环。
物品,即“有具体形态的不会移动的存在=物体”,没有外力作用,它们会一直停在某处不动。但是我们的心灵总是在瞬间回到过去——那时候真好啊,转瞬间又飞到未来——总有一天,我会……它们瞬息万变,行踪不定。
“机缘”到底是什么呢?这个词让人想到一个词——啐啄同机。 雏鸡欲出时以嘴吮卵壳声为“啐”,母鸡欲使小鸡出壳而吃壳为“啄”,只有“啐”和“啄”同步进行时,雏鸡才能破壳而出。 从原意引申出来的“啐啄”指的是弟子欲悟道,师父倾囊相授,引导其获得开悟的境界。如果我是雏鸡,那么人生中遇到各种大大小小的机缘就是母鸡。当我欲破壳而出时,因为绝妙的机缘,获得了外部的协助。
无拘无束,并非是任意妄为,而是得到周围自然而然的协助。
如同物质过剩扰乱我们的思维一样,信息泛滥也会引起思维混乱。这要比缺乏信息更遗憾和不幸。
比如说通勤和移动的时间。可以漫不经心地眺望下车窗外的风景,可以迷迷糊糊地打个盹儿,可以继续读未看完的书籍,等等,暂时不要管手头的工作和要事。把这些零碎时间当作一个事项之间的缓冲带。
不要被人们口中的“常识”所束缚,从自己独特的“必要·合适·愉快”来决定事情的优先顺序,或者减少浪费,或者投资理财。这才是超越节约本身,将各自人生中的杂物进行精简智能化。
我们经常说的“结婚”有三个观点:·精神性的结婚 ·动物性的结婚 ·社会性的结婚 “精神性的结婚”:如字面意思一样,是灵魂的结合。是真正意义上的两个人的爱情。只是两情相悦,相互爱慕,即便是不在户口本上体现,也是精神上的结婚。 “动物性的结婚”: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样,都需要性伴侣。据说即便总在精神上和社会上出现不和谐声音的夫妇之间,只要肉体上有很高的契合度也不会分开。 “社会性的结婚”:户口本上标明结为夫妇这一行为的本身就是社会性的结婚的重要因素。社会上很多未婚女性对结婚对象有“高收入、高学历、高社会地位”“颜值高”等高要求,这些要求其实是和“社会性的结婚”挂钩的条件。也就是说,作为这种符合高要求的对象的配偶,自己可以获得社会性的利益和社会性的认可。另外,结婚并不是两个人的结婚,而是两个家庭结合的问题,因此三者之中“社会性的结婚”的比重逐渐增高。
本来结婚是“结不结婚”的问题,但不知何时被偷换成“能不能结婚”的问题,导致很多女性的自我肯定感下降。现在不管我们有没有结婚,一直笼罩在“社会性的结婚”的结婚制度的大伞下。 只要在这个伞下,我们就有安心感。只要走出去,就会被雨淋湿——流行的社会婚姻观念。实际上,有很多时候伞外的天空是晴朗的艳阳天,一望无际。
癌症,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幸福的死亡方式。并不是像心脏病或脑中风这种突然死亡的病症。在死亡来临之前,还有力气来做想做的事情。还能在死亡来临之前,全身心地用力生活。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让人生的各项事情都有始有终,不留遗憾的态度才是最重要的。
日常生活中必要的并不是“未来”,而是“当下”。
从前,一位僧人兼宗教学者曾经这么形容断舍离: 每个人都会在某一天失去自己最宝贵的东西。 几乎没有人能在最关键的时刻做到释怀。 只有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练习如何放手,才能坦然地接受烦恼,甚至衰老、病患和死亡。
这番话是精通佛法的高人对断舍离的诠释。“断舍离归根结底是为了让我们坦然接受自身的、珍爱之人的死而进行的训练。”因为,我们的死亡率是100%的。死,是我们最后等待的肉体的断舍离。无论是谁都避免不了。
但是,再深入探究的话,其实可以说所有的物品其实都是来自地球的借用品。那么,我们是把自己从地球处买的东西、获赠的东西错当成自己的东西。 换句话说,“占有”其实是我们的一厢情愿,是人类社会撇开地球、自私制定的特殊契约罢了。如果物品只是临时借用品,所谓“占有”只不过是在物质这一悠久历史长河中随机截取了一小段水流,那么我们要珍惜自己与所谓“占有的物品”之间极为偶然的缘分。当缘分终结时,我们要痛快干脆的放手。 人世间的一切人·事·物都是如此。
虽然“熵增定律(物质从有序趋向无序)”并不是指人的行为规律,但是不愿放弃、渴望获得、期盼增值的欲望是基于人的本能的。
“想待在美好的空间”这一欲求是基于本能的,也就是“生命自由·自在”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