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宝宝去游乐场玩,时不时的窜出个淘气孩子,把小朋友刚搭好的积木摧毁,时不时的来个孩子把别的孩子坐的车推走。
有些大人在旁边呵斥,不要动别人的;有的告诉孩子你得去问,别人小朋友还玩不玩,如果玩你就不能拿走,但孩子的反应明显是不乐意。而另一边被抢玩具的孩子父母低声告诉孩子,别人毁你搭的积木,你让他搭回来,别人抢你车车,你要用力拽着,告诉他我还没有玩好。
我家宝宝有些性格内向,也属于那种不跟别人争抢的。别人毁坏了他搭的积木,他低着头,撅着小嘴,眼睛一直盯着别人,不看他眼睛的时候,感觉像是他犯了错的,但他几乎不对别人身体和语言的攻击。
我回忆到去年有一次带孩子去玩充气城堡,孩子们爬上爬下开心的不得了,忽然听到一位爸爸大声喊到:你是个猪啊,你还哭。
孩子和家长们都一愣,注意力都集中到这位父亲身上。
众目睽睽之下,他貌似更来劲儿,指着一个头发蓬松,瘦弱,满脸眼泪和鼻涕的女孩子,吼叫:你跟我过来,你被一个比你小的孩子打还被咬你不知道咬回去啊,你还好意思哭,跟我滚过来。
他这样一说,仔细看那女孩儿,脸上有破皮的痕迹,女孩儿战战兢兢的不敢靠近他爸爸,一边很伤心的哭。
身边几个老人再说,就刚才那个小男孩,我刚才又看到在掐另外个孩子的,谁家孩子,都没人管吗?
也有老人劝这位父亲,算了,女孩子肯定比不过男孩子野蛮,给孩子留点面子,不要再说了。
那位父亲很执着,一直朝他女儿叫,把那个咬你的孩子找过来。
恰巧,那个咬人的小孩从城堡上滑下来,小女孩拉住那孩子,眼睛里似乎闪过一道光,擦擦眼泪,跟她爸爸说,就是他咬的。这时一位妇女在充气城堡的另一边大喊,怎么啦,他咬你了啊,我打他啊!便拉着孩子到边上去了。
旁边老人议论起来,她(小男孩母亲)刚才一直站那边上的,应该看到他咬人了,怎么没制止。
我心里正在嘀咕,怎么有这样的父母,自己孩子咬人了,不站出来道歉,硬要别人拉住孩子了才站出来,难道你孩子是吸血鬼。
那位父亲估计没看到他女儿咬回去很是生气,硬是一把把小女孩从充气城堡上拉下来,就是一脚踢上去,看得周围人唏嘘一片,是不是亲爹。他把孩子的鞋子重重的往地上一扔,训斥道,没用的东西,被比自己小的孩子咬,你是个猪啊,还玩什么玩,穿好回去。
不知道回去了孩子妈妈会不会抚慰孩子受伤的心灵。
作为父亲,在孩子受了欺负最需要帮助时不是挺身而出,帮孩子讨回公道,而是骂孩子,我觉得他也挺窝囊的,都说女儿是爸爸的前世情人,这一骂一打,得多伤小情人的心,如果这孩子本来就内向,我认为下次受欺负她就不会告诉爸爸了,她自己忍着,躲着,长期之后会形成心理疾病。
再说那个咬人的孩子,估计谁家碰到都要喊打。小小年纪估计就三岁吧,就敢咬人掐人,家长还心存侥幸。
是不是家教太过,把自我保护教育成攻击他人了。
想到这一幕,我还是比较庆幸,自己不是这样的父母,我的孩子也比较文明。
我常跟老公说,孩子那里不对,或者受委屈了,你不能把他堵回去,比如,他摔了,很疼,哭。大人讲,看吧,我叫你小心,不听,这会儿摔了吧,还哭,快别哭了。一般我们都这样讲,都把孩子的情绪堵回去了。
我说你试试让他把情绪放出来,先站在他的立场,宝宝你摔跤了啊,看上去好疼哦,是摔到这里吗,来我吹吹,要是妈妈摔了妈妈也疼,妈妈也会哭,很疼你就哭一会儿吧。
一般我这样说了以后,他都会说,妈妈吹吹不疼了,我要擦眼泪。
个人认为,这种释放情绪比把情绪堵回去对身体好得多,孩子也乐于接受。
今天,一个调皮孩子把我家宝宝堆的积木推到了,他看看那孩子,看看我,我笑着跟他讲,他是淘气孩子,他把你之前的推倒了,想让你堆个不一样的积木。那我们再堆一个不一样的漂亮的房子吧。
他说好,我去拿别的形状,刚在我们搭好,又一个孩子来了一下推倒半边,我家孩子,撅着嘴跟我说,他也是个淘气包。大人相互一笑。
我说那我们再堆个不一样的吧。他说好,很欣慰,他如此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