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定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SDT),里面提到了影响一个人自我驱动力的三大因素,分别是:能力、自主和归属。
SDT理论指出,人对这三大因素是与生俱来的需求,如果一个人可以拥有这三个因素,那他心理满足感就会很高,从而就会有良好的表现。
这种良好表现是自发的,不需要外力推动,还能有巨大的意愿越来越好。
这不就是我们做父母的终极育儿目标吗?让孩子可以自发地管理自己,而不需要父母总是人盯人地监督。
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的孩子呢?
今天的学习让我找到三个办法:
1.用无条件的爱去培养亲密感,让孩子感到踏实,不担心被评判,不去为了迎合别人的看法而丧失自我。说到无条件的爱,让我想到我的母亲常说的话:“你再不听话我就不喜欢你了”,这句话可能很多人小时候都听过,于是作为孩子的我们为了讨好父母开始顺从父母,忽视自己心底的声音,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当一再的顺从并不能达到父母的满意,一再的努力仍旧达不到他们的期待时,往往就会开始放弃,叛逆,“好吧,我就是这样子”,“我本来就不会成功”,“我本来就不是个优秀的人”,“你不要对我抱有希望!”,亲子关系在这一刻也会越来越紧张。
2.教孩子认识自己的脆弱,但愿意尝试而不断积蓄力量感。人人都知道失败是成功之母,可是我们对孩子的失败总是耿耿于怀,花费了过多的精力去关注失败这个结果本身,而不是通过失败帮助孩子坦然承认失败,帮助他们发现失败的原因,给予适当的支持,帮助他们获得下一次的成功。体会由失败走向成功的过程才是孩子积蓄下一次挑战的力量源泉。
最近同事跟我讲了一件事,为了激励孩子背古诗词,她和孩子约定,“如果一首诗词你先背下来我给你5元,如果我先背下来你给我1元”,她的孩子是个平时品学兼优的“别人家的孩子”,可是这孩子竟然拒绝了这个提议,原因是“妈妈总是会有各种稀奇古怪的办法记住诗词,我肯定会输”。当我听见这个事情一直想不通,孩子是个小财迷,不敢冒一点风险吗?今天突然想通了,每个孩子都期望在父母那里表现的好,越是期望表现的好越是害怕失败,宁愿选择逃避也不愿意经历失败,这可能就是“好孩子的压力”吧。
所以说让孩子积蓄力量感的前提是“先爱后教”,无条件的爱让孩子没有负担,“即使你表现的不好,妈妈也是爱你的”,“失败了也不会批评你,你也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做自己就好了”
3.认清界限让孩子自己对自己的人生有掌控感。最近我因为孩子吃饭的事情和母亲发生了争吵,我家孩子4岁了,可是母亲总是担心她吃不饱、吃饭慢而要给她喂饭,昨天还说“她长大了就会自己吃饭的”。我一直反对这件事,孩子一岁时就抢勺子,于是我就让她自己吃饭,吃饭满身满地都是米,我就等吃完饭给她收拾,一岁半的时候,她已经可以自己坐在餐椅上一口气自己吃完一碗稀饭,可是现在吃饭的时候她只顾玩不到饭桌旁,就算来了,吃上两口就跑了,结果往往就是我母亲追着抱着哄着喂饭,我一直告诉母亲“吃饭是她自己的事,她有能力做的事,就要让她自己做,她自己不做就自己承担后果”,母亲总是对我这种对娃不管不在意的态度很生气,她总认为孩子不懂事,我们做大人的就要帮她,不然不好好吃饭,会饿肚子,会瘦,会营养不良,等营养不良了就来不及了。
我自己就是从小母亲事事代劳的独生女,我以前最大的期望就是能够得到掌控自己人生的自由,可当有时候一些小事母亲让我自己拿主意的时候,被代劳惯了的我确不愿意自己拿主意,怕选择错,怕承担错了的责任,怕错了之后父母的失望、不满,我宁愿选择放弃自己拿主意的机会,一句“随便怎么都行”将主动权再次交给父母。最终就在形成了我“不操心”“不主动”的形象。
所以我深知为孩子代劳的危害,而且这绝对是一件出力不讨好的事。
今天学习的一句话我非常认同:
并不是孩子有了能力,我们才去信任他们,而是我们信任了他们,他们才愿意越来越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