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有两种类型:一、天生是才,无论外部环境如何,都能排除干扰,最终成才。二、资质一般,经过后天培育,也能成人。
(所谓人才,在我的眼里是这样定义的:无关学习成绩, 通过自己的努力,发挥自己的能力、特长,创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有益于身边的亲人、朋友,能力大者扩大到社会大众。)
暑假里,LG聘请专业老师,召集了十几个镇上初升高中的孩子给他们进行衔接辅导。今天是最后一天。有两个家长,似乎焦急、负责的追问我们孩子成绩不好,不花心思专心学习,辅导结束了该怎么办。听着家长的谈论,我看出问题不在孩子身上,而是很深的根源于家长。但是面对这些旧观念根深蒂固的农村家长,初次见面的我能有能力扭转乾坤吗?只能在我的格子里发表一点个人的观点吧。
很多家长们往往看到孩子成绩不如别的孩子时,开始焦虑、烦恼,寻求一切外在的帮助,以为老师们有高明的招数变腐朽为传奇。殊不知,老师能给予的仅是专业知识的提高,
还要基于孩子有求知欲望的基础。至于孩子的学习动力,个人品质等其实还是小时候在家庭环境中形成的。少数有天赋的孩子能摆脱家庭影响,独自成才。
今天的家长,开口闭口谈论的都是别人家的谁谁谁。有个家长举了个例子:她娘家的邻居X,当年读书的时候,父亲是个赌徒,家里没有安静的环境,但X常常捧着书本躲到厨房看书看到深夜十一、二点。学习路上,X当然一路绿灯,顺利的考到上海的一所大学,毕业也找到一份合意的工作。后来单位有深造的机会,X表现优秀,被推荐到美国留学深造。拿到单位所需的证书回国后,立刻受到晋升提拔。X的父母也跟着优秀的儿子晚年享福。
这位家长谈论X时,满脸抑制不住的对X家长的羡慕,而提到自己的儿子时,一脸的无奈。她弄不懂自己的儿子怎么就不能理解她大热天早晚接送、不惜重金找老师补课的心意,上课时还心猿意马,将手机藏在课本里埋头“苦读”。看的出来,这位母亲,很明白“书中自有黄金屋”的自古良言。大错特错在她的儿子不能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孩子,你一个农村娃,通过读书还是可以改变命运的,不信你看X,不仅一人升仙,而且仙及双亲。作为一个没有靠头的农村人就该走此线路出人头地啊。
可是这位母亲,你的儿子和别人家的儿子不是一类人。人家的儿子就是那种天赋资质的孩子,无论环境是白是黑,他就是莲花,生来只负责艳丽开放,供人观赏。
你的儿子是另一类人。早知你对儿子有这等期许,孩子作为你实现愿望的通道也是可以从小培育的。你该知道,在这颗胚胎在你的体内附着的那一刻起,你就该念佛祈祷了。人们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科学说十二岁的孩子一切就基本定型了。如果你的信念是读书能改变命运,三岁以前就可以启蒙孩子听说读写了。有人说,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制品。要孩子爱上读书,作为母亲,你是否捧过书本和孩子灯下同读过?要孩子考出好成绩,你是否知道孩子每次考试的薄弱环节在哪里?甚至孩子每天学了哪些课程你是否心中有数?孩子对功课的热情如何,对老师的有何态度意见,你们是否经常沟通?
诸如此类,很多疑问,家庭教育,很多学问,我就不一一追问,不对一个满腔热情和期待的母亲责难了。
时间关系,今天就不过多展开,只通过一个小事例,说明教育不是功利的期待。即使寄予功利的期待,那么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角父母应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做好孩子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