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专考核我是在遗憾中结束的,今年带毕业班,不巧的是孟兆斌教授培训的两天,我必须要带领学生去外校参加中考体育测试。苦等孟教授几年,有机会听讲座,遗憾遗憾。好在有至诚至上群,培训课,省专考核课,展示课如何上、怎么上,群里有图有文,实时传送。更有《专家结构铸就真团队 百舸争流精进深改革》美篇及时总结回顾,还有同校的老师,无私的给我分析了他的笔记,详细讲解了整个培训过程 ,总算能稍稍弥补缺憾。
孟兆斌教授指出了地方专家考核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导致性平台和标准性平台概念不清,操作不熟;学生大动、超大组、随机分组教师指导不到位,学习目标不明晰;文化性弱;语文学科没有突出语文味儿等十二个问题。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当我看到文化性弱,语文学科没有突出学科特点时,我感到很惭愧。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第一条 语文的性质,明确指出: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可见,学生要想学好语文,必须也只能在实践中学习,而MS-EEPO给学生实践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强迫教师改变往日独霸讲台,从上课讲到下课的陋习,强调教师要交出主动权。两者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我们目前使用的统编版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注重单元内“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构建,构建单元内同主题或同文体文本的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体系。“三位一体”阅读体系的建构,是为了贯彻课程标准提出的“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教读是举例子,给方法,自读功能是用方法,课外阅读则指向于阅读经验积累中学生学习能力的养成。MS-EEPO,强调教给学生思维方法,两者在“教什么”的选择上一致。统编版教材将单元能力培养点,分散到各课分步骤、有计划进行训练,强调“一课一得”,MS-EEPO有关键项,重视关键项的数量,强化次数,两者在学生课堂收获上一致。综上所述,可见,语文学科采用MS-EEPO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为什么我们EEPO课堂上呈现的,却是少了文化性呢?我认为,主要是教师本人阅读量不够 。反思我自己,阅读主要围着课本和教参转,对教育理论知之甚少,对教育学专著涉猎较少。同时,文本细读不够,对教材的解读能力差,讲解浮在文字的表面,没有深入。课前预设不充分,表现在课堂上就是顺势点拨能力差,不能及时捕捉现场生成的知识点 ,更遑论迅速组织语言信息传递给学生,从而激发学生更为广泛更为深入的回应。
以后再上EEPO课,我一定要把功夫下在课外,先不借助任何教参、教辅资料,素读文本,反反复复、扎扎实实的读,读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并写出文本解读。然后再进行“联读”即阅读作者的相关信息,其他人对作者的研究资料等,拓展视野。最后再结合学情,选择核心知识点,精心设计教案,努力使之成为执行案。
对比地方专家考核和省级专家考核,地方专家考核出现了12大问题,省级专家考核迅速组成团队,自制方案,自选问题,用“微课,小课,标课”现场解决。他们用实际课例的形式,完美解决了地方专家考核过程中的12大问题,并解决了考核过程中生成的6个问题,也就是说,共计解决了18个问题。这一方面是因为省级专家考核成员自身学养深厚,对eepo理论知识掌握扎实,实践多,现场调整能力强。另一方面也因为他们目标明确,反思地方专家考核时,我们都是第一次参加考核,虽然前期也进行了充分的准备,但心里还是有点茫然。这也提醒我,目标明确了,努力才能有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