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成人父,方解油盐非易事,女为人母,才知酱醋味千般。
幼年长感父身宽,双肩可撼千重山,而今转瞬成人父,才知年少见识偏。
流光逝,步蹒跚。碎银几两汉子难。
也曾心怀青云志,如今只盼老少安”。
昨晚大哥大嫂凌晨一点才到蒙城,刚刚打电话给大哥问询一路可顺利,惊闻小舅今天凌晨5:00在马鞍山抢救无效过世的噩耗,泪如雨下。
小舅其实和我们并没有血缘关系,源自在茨淮新河工程期间,母亲陪同父亲在工地上做事,认识了小舅,因都姓闫,又小母亲几岁,母亲便半开玩笑地说认他做弟弟吧!
读小学的三哥会在寒暑假时来到工地上和父母与我同聚,小舅就经常带着我们两个小屁孩在工地上,顾及到安全的前提下,到处找好玩的,好吃的给我们两个。夏天的晚上,会带着我们去静静停泊的工程船上,坐在船舷上看漫天的星河,给我们讲有趣的故事;漫天飞雪的寒冬,就给我们用盐水瓶装热水袋暖被窝,还会利用当时有限的资源给我们自制小煤球炉子烤火取暖。
小舅在我和年幼的三哥眼里,简直无所不能。他会吹笛子,拉二胡,弹马头琴,会理发,会蒸好吃的大白馒头,神奇的是馒头里面还有鸡蛋。简直太神奇了!有时从工地回来晚了,再累也要过来看看我和三哥,还经常变戏法一样能从口袋里掏出几粒水果糖!给童年在茨淮河工地上生活两年的我带来无尽的快乐和惊喜!
母亲离世后,才真正跟小舅一家有了来往。那时小舅还单身,每到寒暑假刚考完试说放假,小舅总是骑着自行车第一时间来接我去他五里铺的家,当时我还奇怪,小舅咋这么快就知道我放假了?
到了才知道,小舅有个多么温暖有爱的大家庭。这个家里,有博学多才性格宽,懂俄语和英语的的退休水利专家的老外公,有慈爱善良受过教育的外婆(年轻时外婆还是大户人家的大小姐,一中后面的黄巷,就是她家的),美丽活波的小姨,勤劳好学的二姨,大姨结婚了在城里工作和生活。还有当初中校长的看起来很威严的大舅,当小学数学老师的美丽的大舅妈,大舅妈刚好也姓韩,跟我爸同姓!那时的莉雅妹妹还是个2-3岁的漂亮小婴儿,跟她在一起也充满了乐趣。
每到外公领退休金的日子,总会给我和丽雅妹妹买来好吃的零嘴儿,姜棒,米花糖,山楂果,平时很难见到的好吃的胭脂苹果……
暑假里,每到下过一场大雨后的晴天,小舅总会带着我和丽雅拿着水桶和竹筐,到屋后坝子上,找个缓坡的地方,去涡河里捞银鱼。每次总能满载而归,我和丽雅妹妹负责帮他拿桶,递竹筐,小舅站在水边,竹筐放下去一会,再提上来,哇,总有总有欢蹦乱跳的小银鱼铺满了一竹筐,折身倒在桶里,再继续捞一筐,每次,小舅也不多捞,就那么2-3筐就收工回家。当晚就有鲜美的银鱼汤和第二天早上专门给我和丽雅妹妹炖的银鱼鸡蛋羹。隔天,太阳好的话,还能看到院里竹席子上晾晒的一小滩银鱼。贪吃的我总会偷偷问小舅,银鱼那么多,咱咋不多捞一些?小舅总是笑着说,我们这里是上游,捞多了,下游的人就没鱼吃喽!
有时晚上,小舅会带着手电筒出去,对着大树干照知了,然后晃动树干,就有知了“噗嗤噗嗤”掉下来,回去洗洗刷刷知了爪子,盖在竹筐下面,第二天早上准会被香味香醒,起床看到外婆在鏊子上再给煎知了,旁边的竹筐打开,还能看到刚脱壳的蝉,薄薄的白白的翅膀在早晨阳光的照射下像透明的一样。一下子具体了“薄如蝉翼”。
读初中后,小舅结婚,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从外婆家搬到离他工作不远的城西住。小舅会不定时来接我去他那吃饭。那时小舅刚成立自己的小家庭,也有了孩子,小舅在水利局上班也比较忙,小妗子照顾弟弟闫曦朦。每次来接我前,小舅都会准备好多好吃的给我。临回来还给我带些吃的,感觉小舅小妗子,要把我一个月所需的营养都给我补足似的。初中三年,每年暑假开学前,都是小舅帮我剪头发,说冬天冷,长头发难干怕冷到我,剪个短发,洗头发方便也省时间,围个围巾,也不会冻到脖子。到夏天头发刚好长长了,扎个马尾巴,也不热,到秋天开学前再剪短,每次小舅费劲给我剪好了,我有时还会埋怨他“把我剪丑了不好看”,小舅总是耐心地说“剪头三天丑,过几天看顺眼了就好看了”。
读高中的那几年,亲舅舅家的小表姐住在我家,跟我一间房住,正值青春期的我,经常会因为外婆对小表姐太过明显的偏爱和那句“眼珠子不在了还要眼眶干啥”给伤到落泪。
小舅总能及时出现,给我鼓励和激励,告诉我,别管其他的,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比啥都强。那时候,怕我学习负担重营养不良,也怕频繁来家里接我去他那里我亲外婆不高兴,小舅总会选在中午放学或下午放学到学校直接我去他那吃饭,然后再送我回学校。记得高三快放寒假那阵子,天气特别冷,零下十二度,小舅好几次来学校接我时,因为上冻地上打滑,自行车都只能推着走,等到家小舅头发都冒汗,开开门,就看到小妗子在厨房忙,一会端出来2大海碗热腾腾香喷哦的红烧肉,红烧肉油亮喷香,方方正正的,每块都有豆腐块那么大!那可能是当时的我,吃到的最好吃的美食了!
大学的一天,突然听到小舅出车祸的消息,下乡巡视河坝时,一辆四轮撞上了骑摩托车的他,危险过去保住了性命,但是失去了一条胳膊。当时我觉得天都塌了,这对小舅来说,得多残酷!那么多才多艺的他,还那么年轻,以后还能弹琴做饭剪头发吗?
经过半年多的康复,小舅用1年的时间,学会了单手骑自行车,单手做饭,不知道他耽误克服多少困难才能做到。接着二弟闫曦阳出生,小舅又回到以前那个阳光热爱生活的小舅。
大学毕业工作后,上班的烟厂离小舅家近,我也会经常去小舅家蹭饭,有时会把单位发的福利直接拿给小舅,有几次是单位发的胖大海菊花茶,小舅会乐呵呵地说“我刚好有点嗓子疼”,然后喜滋滋地冲泡了喝,我心里也充满了欢乐。一开始小舅非常反对我和先生的婚事,觉得我放着好好的烟厂的会计不做要跑到遥远的珠海,非常不放心,非常反对。见过几次男友以后,也看到我工作2年多还是那么坚定,逐渐不那么反对。小妗子甚至还悄悄给我攒机票钱要我多来看男朋友,劝我“志同道合,夫妻同心,啥都能挣得!”。
来到珠海工作后,每年平均会回去2趟,看看婆婆,外婆和小舅。后面孩子高中越来越忙,回老家的次数越来越少,疫情期间更是困难。
2020年国庆回去,见到小舅和小妗子,一直邀请小舅来珠海看看,小舅也一直说“有生之年一定来一趟珠海”,他们现在常年住在合肥帮着闫曦朦带女儿,有事才回蒙城呆个1-2天,22年中秋后,又从合肥赶去马鞍山帮着二弟闫曦阳照顾女儿。小舅小妗子喜欢女儿生了2个儿子,2个儿子又各生了女儿。陪着孙女长大也是很开心的事情,昨晚,小舅还给一家人做了饭菜,睡梦中安然离去,没受罪,也算是一种圆满。
弟弟今天发的讣告:
家父闫诚,生于1957年5月25日,于2025年2月16日凌晨2时50分,因病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69岁。
家父一生,勤勉善良,为人正直,待人和善,以宽厚之心对待身边每一个人,言传身教,为子女树立了为人处世的榜样。他在生活中承担起家庭的重担,为家庭的幸福默默奉献,用无私的爱滋养着我们。如今,音容宛在,父爱长存。
家父的离去,让我们深感悲痛,家族内外皆沉浸在无尽的哀伤之中。
兹定于[2025年02月16日],在家中[蒙城六里小区13-103]设置灵堂,以供亲朋好友吊唁缅怀。
在此,我们全家诚邀各位亲朋好友届时前来,与我们一同缅怀家父的生平,寄托我们的哀思。
长子闫曦朦 泣告
次子闫曦阳 泣告
[2025年2月16日]
在此,也祝福小舅一路走好!在另一个世界护佑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