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资治通鉴》:公元前314年

公元前三一五年这一年的记载,就是周王更替,其他都没有。

王崩,子赧王延立。有时嘛,我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觉得做王做君也是太不容易啊,不到薨都要一直做下去,薨而后已。如果历尽繁华富贵,又提前退休,尽享天伦之乐,该是多好嘛。

新农村建设中


公元前三一四年又是一年春夏秋冬

秦人侵义渠,得二十五城。魏人叛秦。秦人伐魏,取曲沃而归其人。又败韩于岸门,韩太子仓入质于秦以和。秦国,一直都在打胜仗,我阅读到这儿,就没有看它打过败仗,真是威武。

燕子之为王三年,国内大乱。将军市被与太子平谋攻子之。齐王令人谓燕太子曰:“寡人闻太子将饬君臣之义,明父子之位,寡人之国虽小,唯太子所以令之。”太子因要党聚众,使市被攻子之,不克。市被反攻太子。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人,百姓恫恐。齐王令章子将五都之兵,因北地之众以伐燕。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齐人取子之,醢之,遂杀燕王哙。燕国这样玩,不被欺凌,都没有天理。不过,齐国这次玩耍的权术,似乎也不太光明正大。国家之间,只有利益,没有友谊,也是可以理解的。

齐王问孟子曰:“或谓寡人勿取燕,或谓寡人取之。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五旬而举之,人力不至于此;不取,必有天殃。取之何如?”这里又出现了孟子,在魏国,孟子很不得意,在齐国,似乎也没有好到哪里。

孟子对曰:“取之而燕民悦由取之,古之人有行之者,武王是也;取之而燕民不悦则勿取,古之人有行之者,文王是也。以万乘之国伐万乘之国,箪食壶浆以迎王师,岂有他哉?避水火也。如水益深,如火益热,亦运而已矣!”诸侯将谋救燕。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坐天下。一切不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而应该从老百姓的利益出发吧。但是,古代社会,毕竟还是奴隶制度,要求那么高大尚,有点不实际啊,在现实中处处碰壁,也是没有办法的事。

齐王谓孟子曰:“诸侯多谋伐寡人者,何以待之?”对曰:“臣闻七十里为政于天下者,汤是也。未闻以千里畏人者也。《书》曰:‘徯我后,后来其苏。’今燕虐其民,王往而征之,民以为将拯己于水火之中也,箪食壶浆以迎王师。若杀其父兄,系累其子弟,毁其宗庙,迁其重器,如之何其可也!天下固畏齐之强也,今又倍地而不行仁政,是动天下之兵也。王速出令,反其旄倪,止其重器,谋于燕众,置君而后去之,则犹可及止也。”齐王不听。已而燕人叛。既然人民不支持,诸侯又反对,那么,肯定不能一意孤行,灭国自居自肥。但是,在诱惑面前,却不是那么容易抗拒。然后悔之,然后愧之。

南瓜


齐王曰:“吾甚惭于孟子。”陈贾曰:“王无患焉。”乃见孟子,问曰:“周公何人也?”曰:“古圣人也。”陈贾曰:“周公使管叔监商,管叔以商畔也。周公知其将畔而使之与?”曰:“不知也。”陈贾曰:“然则圣人亦有过与?”曰:“周公,弟也;管叔,兄也,周公之过不亦宜乎!且古之君子,过则改之;今之君子,过则顺之。古之君子,其过也如日月之食,民皆见之。及其更也,民皆仰之。今之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是岁,齐宣王薨,子湣王地立。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