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天下大势,盛极必衰,衰久必亡。大唐就很符合这个规律,安史之乱之后,唐朝还有144年,基本就衰了144年,然后就亡了。朝廷也在努力,或者说在挣扎,偶尔也起到一点小效果,有宪宗的“元和中兴”,有宣宗的“大中之治”,但都不顶大用,阻挡不了衰亡大势。一切还得从那场著名动乱说起……
安史之乱,对大唐造成的直接损失是“中原地区,十室九空”。乱前官方的人口统计有5200万人,后世的学者推测实际有7500-8000万人;乱后人口统计,只剩1600万人。少掉3600万,比二战中的苏联还多死1000万人。可以说,安胡犯下了严重的“反人类罪”。大唐看得见的是实力大衰,暂时不太明显的是长了两个毒瘤:藩镇割据和宦官专权。
唐为了平定节度使之乱,在更多的地方封了更多的节度使,普及了节度使制度。事实就是这样的,我写得也挺无可奈何的。本来边镇才有节度使,要靠他们对异族打仗;现在内乱了,内地也要打仗,所以把内地改军镇,重要地方设节度使,次要地方设防御使或团练使。先是在陕西、山西、河南、安徽、山东、江苏、湖北封了一批,后来就全国各地都有啦。
关键是乱后,按理项目做完了,该赏的赏,该拔的拔,就该把项目团队解散掉,打散分入其他项目组。可是,边镇能不能撤呢?不能吧,吐蕃、回鹘都挺强。那保留边镇,把内地的撤掉。如果这样,不就又回到安史之乱之前外重内轻的局面了吗?刚刚前车之鉴,不能一错二犯呀,所以内地的军镇也撤不掉。于是朝廷明智地决定:中原诸镇继续保持足够的兵力,维持住一种均势,使内外互相牵制。
其实和我们一般的认知不同,陈寅格先生认为,藩镇割据时,境内的战乱其实不多,也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全国性动乱。原因有三:一是唐廷、藩镇、藩镇之间存在一种均势,只要唐廷或藩镇都没有更高追求,就能保持住这种平衡,维持住较为持久的和平;二是战争成本高呀,宪宗“元和中兴”时打了几仗,国库已空,唐无力削藩;三是后来几任皇帝对藩镇问题的看法趋于理性化,看看前几任的情况,去打对藩战争的最好的结果就是“得不偿失”了,那“姑息”藩镇,也未必不是一个理性选择。事实是,唐竭力解决藩镇问题时,问题并未得到改善;唐放弃解决藩镇问题后,也并没有迅速亡于藩镇。
相比藩镇,朝中的宦官更成问题。哪个朝代都有宦官问题,但没哪个能有唐朝后期这么严重,两个皇帝(宪宗、敬宗)为宦官所杀,两个皇帝(穆宗、文宗)为宦官所立。宪宗往后,有些时候专权的大宦官能够跟皇帝平起平坐。文宗谋划除宦官,事情败露,大宦官仇士良竟然能率兵大杀朝官,从宰相王涯开始往下杀,一共杀了600多个。就是这个仇士良,退休前还对接班的年轻一代宦官传授经验,《新唐书·仇士良传》记载其经验曰:“天子不可令闲暇,暇必观书,见儒臣……”见过嚣张的,赵高、张让、童贯、王振、魏忠贤等等,没见过能带兵杀大臣这么嚣张的吧,这是宦中极品呀——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上无胡须下无命根。
除了老仇,唐代还有其他几个威名赫赫的大宦官:李辅国、程元振、俱文珍、王守澄、田令孜。李辅国(肃宗赐他的名字)欺负过晚年唐玄宗,肃宗死时他做拥立项目将皇后、越王斩首;俱文珍先斩后奏杀节度使;田令孜竟然被唐僖宗以“阿父”相称——太庙里面李世民的牌位也不知道倒了多少回……
在唐太宗的教导下,哪一任皇帝都要经常照一照“史镜”,为什么“明知阉有祸,偏向阉放权”呢?因为阉虽有祸,但是无“货”,他们没有子孙,不谋江山。阉也就是要钱、要权,皇帝都给得起,也愿意给;皇帝唯一给不起的是江山,阉取之无用。联系到另一个千古难题,藩王,没有哪个皇帝不知道藩王会造反,可为什么偏骗又要设藩王呢?好比你是皇帝,很明显你比秦始皇明白事理,知道不可能万万世,那么给你选一种终结法:藩王作乱、权臣篡位、农民起义、异族入侵、机器觉醒、外星人毁灭地球……当然首选藩王作乱啦对不对?毕竟自家子孙。而且,往后的选项,也是越后面的越糟糕,离自己越来越远呀。有不同意见的,跟帖讨论讨论,理由一定要写清楚哦。
很可惜,唐这时候已经没得选了,亡是一定要亡的,怎么亡,亡于谁?继续关注《史二记40:五代十国失燕云》,详解“王不过项,力不过霸,将不过李,拳不过金”。
(图片来自互联网)
《史二记》:《史大记》的远房堂弟,多采用“没看过的史料”,加“讲人权的观点”,快捷有效博古通今,确保很有趣,希望有共鸣。首发渠道:微信公众号“一爹”多更新三集,欢迎关注,感谢转发。
关联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