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卦六爻基本上以龙为象,即初九的潜龙,九二的见龙,九五的飞龙,上九的亢龙,还有一个用九的群龙。可是在九三、九四爻中,没有龙字,为什么?因为卦有天地人三才,五,上为天道;三,四为人道;初,二为地道;九三,九四是人位,不讲龙,讲龙的传人,九三改称君子,九四也是人位,是人奋斗的位。乾卦六爻是一个从下到上,奋斗历程演化的过程,从初一到上九,对于每一卦来说,卦爻是从下往上数的,事物发展的规律也是这样。乾卦从下往上依次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初九二字,初是位,九是爻,初是卦之第一位,九是爻中之阳爻。古人以九代表阳数,以六代表阴数,因此阳爻称为初九、九二、九三、九四、九五、上九;阴爻称为初六,六二、六三、六四、六五、上六。先来看乾卦初九爻。
初九:潜龙勿用
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潜:潜藏。龙为善变之物,乾卦六爻取龙为象以言其变化。勿:不。乾之初始,龙潜伏隐藏,没有发挥作用,比喻阳气潜藏于地下,或大德之人隐居不出以俟时。
小象说:潜龙勿用,阳在下也。龙潜伏未发挥作用,是象征阳气潜藏在地下。
九二:见龙在田,利见(xian)大人
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阳气升出地面,以物象言就是龙出潜而呈现于地上。大人,即大德之人,即宜于大德之人出现于世。
小象说:见龙在田,德施普也。意为大德之人经过潜藏修养之后出来活动,其德业普施于世。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乾乾:健健,自强勉励,不有止息。夕:晚上。惕:小心谨慎。若:助语词。厉:危险。无咎:没有过失。君子日复一日,整天自强勉励,不有止息,即使到了晚上,还是心怀戒惧,警惕发生危险之事,做到这样就没有过失了。
无咎是《易经》非常重要的一个词,《易经》最大的追求不是趋吉避凶而是无咎。《系辞上传》说“无咎者,善补过者也”,过是过失,就是出现问题了,把它修复掉,修复掉就不会有任何不好的影响,这就是无咎。
小象说:终日乾乾,反复道也。道即一阴一阳之变化。意为:终日乾之又乾,至夕犹惕,不敢有一丝懈怠,乾阳在其上升过程中,总会有反复,不可能是直线的。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或:疑义。跃:跳跃。乾卦各爻取龙为象,比喻阳气之升降。或跃在渊是说龙或跃起上腾,或潜伏在深渊,跃而出渊也可,不跃而在渊也可,都没问题。
小象说:或跃在渊,进无咎也。在乾卦的大环境里,建议更进一步,上进无过咎。
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象曰:飞龙在天,大人造也
乾卦至第五爻,龙跃起而飞上云天,这一物象比喻乾阳已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就人事讲,大德大才之人登上高位,大有作为。
小象说:飞龙在天,大人造也。造:作为。喻大德之人登上了尊位,可以大有作为。
上九:亢龙有悔
象曰: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
亢:穷高曰亢。乾卦至上爻,阳气的发展已到了极点。以物象言即是龙已飞到至高点而不知退反,必有过悔;以人事言,圣人有龙德,上居天位,久而亢极,物极必反,故有悔也。
小象说:亢龙有悔,盈不可久也。盈释亢字。不可久谓有悔。乾卦六爻由初九的潜龙,阳在下,发展至上九的亢龙,盈不可久,说明乾阳发展到极致,必将向阴的方面转化,这与坤卦上六《象》其道穷,相对立。意即无论阴阳发展到至极都将转向它的反面,不可能保持长久。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象曰: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
按照筮法,乾卦筮得六个阳爻有可能全是九,没有七。九是老阳,是变爻,必变为六,等于乾卦变成了坤卦,但是它能变为坤卦却不同于坤卦,是乾卦却又要变为坤卦。为了表达乾中有坤,坤中有乾,乾坤转化的思想。所以,在乾卦六爻之后加上用九,见群龙是乾之刚健,见群龙无首是坤之柔顺,以刚健为体,柔顺为用,刚健而能柔顺,获吉是必然的。另,凡卦以初为趾,为尾;终爻为首,形至首而终。言乾阳变化是无所终的。
小象说:用九,天德不可为首也。天德:天道规律。首:终的意思。作为天道变化规律是不可有终了的。为什么呢?九变六,则乾变为坤;六变九,则坤变为乾,即乾坤二卦之终为阴阳对立转化。另,乾发挥九变六的作用,即可出现群龙无首,犹如动静,阴阳,总是互相转化,分不清谁先谁后,故云,天德不可为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