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6
今天我邀请我原来单位两位好姐妹及她们的丈夫到我家来聚餐。我们是大学毕业被分配在同一所学校当老师的(只差一年),一晃整整30年过去了,我们的友谊历久弥新。
每年过年你家她家饭店我们都领着孩子们聚聚,如今孩子们都大了,有了自己的社交圈,不和我们掺和了(她俩孩子都参加工作了),如今这聚会只剩下我们六个中年人在一起乐乐了。
上午老公拿着我给他的“购物单”去超市买东西,我在家准备。昨晚我就拉好了菜谱,虽然我
也不会做什么像样的菜,但是我对做饭不反感,何况好朋友来家吃饭更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乐此不疲的忙乎着。
儿子今天晚上高中同学聚餐下午就走了。儿子高中这个班非常有凝聚力,每年寒假都组织全班聚会,班主任也参加。我对儿子说:这伙同学是你永远的朋友,即使马上就要大学毕业各奔东西了,但大家是“同根同源”,不管走到哪里,哈市都是大家口里的“老家”,每年过年大家都要回老家看父母,如果愿意至少每年大家都能见一面。而你的大学同学一旦毕业,走向四面八方,由于不同“根”,要见面很难,有的甚至20年同学聚会才能见第一面。这就是官场生意场乃至国外为什么有“同乡会”的原因,同乡意味着我们之间有永远不可更改的“出身密码”。饮水还思源呢?何况人,你是从哪里来的很重要。儿子对我的“高见”点头认可。
由于朋友的丈夫都得下班后来,所以我们吃饭定在晚上。我的两个姐妹都放假在家所以来的比较早,我们可以在一起多聊聊,女人嘛话都多。何况我们中年“老大妈”话更多。
一个朋友的丈夫开车不能喝酒,另个朋友家就住我家附近,随便喝酒。所以六个人五个人都能喝酒气氛就非常热烈,由于咱是东道主,我就敞开量喝了两瓶啤酒(平时我只喝一瓶的量)。
这次老公表现比较好,饭后我陪客人喝茶聊天,老公收拾厨房把碗也全都主动刷了。朋友说:XX现在咋这么勤快了(大家都知道他比较懒)?我说:来人了给我点面子装装。另一个朋友更实在说:原来XX是装也不装的。我说:那就是老了学乖了,不帮媳妇溜须,有危机感了。
我的另一个朋友更逗说:要不我老妈(63岁,退休小学教师)在我老爸去世后(才65岁,原来是我们学校的主任),一些好心人劝我老妈(现82岁)再找个老伴吧,一个人多寂寞?你们猜我妈说啥?我好奇地问说啥了?朋友说:我老妈说了,我好不容易给你爸伺候死了,我重新获得自由了,我还找?那不是刚逃离狼窝又进虎穴嘛。听完,乐的我们前仰后合。当然是句玩笑话,但反映出女人要“解放”要“自由”要冲出婚姻的“束缚”的心是强烈的。那天我看篇文章说,未来精英女性不婚将越来越多,她们自己就能给自己想要的生活,对另一半“宁缺毋滥”,不委屈自己。女人是越优秀找配偶的难度越大(与之相配的男人本来就是社会稀缺产品,何况还有众多女性和你争抢),男人条件越差(三无)女性避之不及,婚恋场被淘汰者。
我老公假模假式地说:我想好了(笑话,死还能由人设计),我俩我先死,省的她先死剩我,我遭罪。真是这个理,家剩一个老太太多数都挺消停,剩一个老头不太平的就多,但作到我爸作这个份的可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