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字,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佛家,都有着重提到,只是有时表述的方式不同,这个字就是“慈”。
《道德经》第六十九章中,有一句话是老子说:“吾有三宝,持而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他把“慈”放在第一位。
虚空老师讲到这一段时,解读道:慈是道身上最显著的特质,人有了慈会变得更勇敢更坚强。慈,说明足够大,在生活中要修慈,想让自己变得慈,先要让自己变得大一些。用慈爱的心对待身边的人事物,心中没有什么可争的。”
在生活中,可以先从自己对待身边的事物做起。在这之前,当没有慈心于物这样的心念时,对物品的使用可能会比较随意和粗心。
比如,刷碗的时候,常常会看到有的碗边有磕碰的痕迹,因为在拿放时动作不够轻,常常会发出叮当的响声。这就是对物品不够慈,在这样的状态下,心境一般也是比较急躁的。
再比如,当摔碎了一个杯子时,有人会说“碎碎平安”以缓解当时惊吓的情绪,有人会严厉呵斥,认为不应该损坏物品,也有人会不太在意,觉得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只是摔碎了一个杯子而已。
事实上,外在的应对方式没有统一的标准,重要的是内心是否有觉察到对物品要有慈心。
有时候,我们会看到有些人使用一个物品十几年,二十多年还能保持得很好,可以使用很久,因为有了慈,进而也就有了俭。节俭地使用物质,而所有的物质都是精气神换过来的,从而也节俭了精气神,这样做人做事,细水长流,方能长久。
再延伸来说,有了慈,在生活中做事情,小到盛粥这样的小事,也会谨慎,学着让动作轻盈且精准,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这个过程不是为了做给他人看,而是因为自己的内心想要做到慈,想要爱护和节俭地对待万物,如此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在磨炼和收敛心性。
在待人方面,有了慈心,就会懂得去仁爱和包容他人。对他人说话时,不会随意出口伤人,也不会无事制造事端。即使有事情,也会想办法去化小,能不惊扰到他人,就尽量不惊扰。
如果没有慈心,用东西时摔摔打打,不懂得爱护地使用,东西则容易很快报废,最后承受后果的还是自己。
如果没有慈心,对待他人时任性妄为,傲慢无礼,久而久之,他人也就不愿意亲近自己,渐渐地众叛亲离,自尝苦果。
所以,在自己每天的举止行为中,可以觉察内心的状态,是否有慈。
要知道不论以什么样的心性去做事情,最终都会形成一个轨迹,呈现出一个结果。如果想获得一个好的循环轨迹,就从当下的行为去反思和改进。即使目前可能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完善,也可以从不断的觉察中慢慢找到更妥善的方法靠近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