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焦虑,因为繁忙的工作,因为琐碎的家务,不能有充足的时间来学习。看到圈内好友进步得飞快,总觉得望尘莫及。
也是在近年来,才慢慢领悟到坚持的意义。人与人的天赋差异不大,成败往往取决于“坚持”二字。坚持把一件事做到极致,就是成功。
好友王娜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医学院毕业后,考入省城一家医院,做临床医生。工作的三年里,她渐觉日子的枯燥与乏味。励志如她,不愿一辈子都陷在这一眼能望到头的生活里,坚决考研。
每天下班后,回宿舍学习,奋战至凌晨。周而复始,坚持了三年,终于考上了。读研的三年里,立志读博。继续努力,最后顺利通过上海一家名校的考核。未来可期,前途无量。
之前跟她聊天时,她提到,自己有个好习惯,如果觉得一件小事比较好,会一直做下去。比如起床后的拉伸小动作,她可以日日不间断。小事尚能如此有恒心,事业自然差不了。
她很明确自己的目标,所有努力的指向都是为了这个目标。坚持,让她收获了事业的成功,也收获了人生的财富。
另一位好友亚楠,上学时的目标便是当一名大学老师。毕业后,从省内考到省外,大试小试都积极备考,无一例外。考了很多次,她终于如愿。如今,在那个天蓝云白的城市,过着舒心的日子。
她也曾讲起那备考中的辛酸。一个城市一个城市地赶车,一场又一场的笔试、面试,人简直要累到无力。她不甘心,咬牙坚持了下来。
她们是我儿时的伙伴,如今天各一方,都过上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反观自己,我发现,最欠缺的就是坚持二字。
对写文感兴趣,总是一股子新鲜劲。劲头过了,便不再提笔。终有一日,看到以前同时起步的小伙伴已经靠写文获得了经济独立,便又心生艳羡。
对学乐器感兴趣,去了好几次,觉得难,音律很难把握,且手指费力,便索性放弃了。一搁置又是好多年。
对画水彩感兴趣,按着老师的推荐买了一堆颜料、画笔、画纸,却只动手画了一两副,没有任何起色。渐渐地,也不再想起。
有一次,无意间翻朋友圈,看到一位朋友发的文字,你在4个领域内各学到20%,不如在一个领域内学到80%。深感有理。
其实,道理也很简单,原因就是总在忙碌的生活里忘了坚持的意义。
认真反思,放下偏执,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深耕细作。纵然别人已经取得了不菲的成绩,也不能成为自己懈怠的理由。不行动,永远没有实现目标的希望。
和文友宝丹随意聊天,她话里的热情都感染了我。她坚持学习国学,整个人都带着光。字里行间,都是满满的幸福感。那是成长的欢乐,让人觉得她的真诚、踏实。
重又回到喜爱的文字里,写下点点滴滴。一个个按键响起的声音,像一个个美丽的音符。不想其他,认认真真地坚持下去。纵使无所成绩,也感受到了内心的知足。这,也是无价之宝。
(字数:1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