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 周六 曲靖 晴见多云
《黄帝内经》通过黄帝生平介绍来谈养生。养生这个概念,来自于传统文化的道家,原指道家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
养,即调养、保养、补养之意;生,即生命、生存、生长之意。也就是要做到未病先防。这是我们通常意思认为的养生。
此集,我听了不一下四遍,虽有玄之又玄,不知所云之感,但从另一个纬度来谈“养生”不是“杀生”,而且对“生”的阐述颇觉有意思,记录下来也不算浪费时间。
“生”是一个大课题,需要每个人通过一辈子去学习,因此学习的称为“学生”,教书的称为“先生”,治病的称为“医生”,还有,生活,生产,生意,生活。一辈子都在跟“生”打交道。
只有明白了,“生”是什么?才谈得上怎样去养生,才有机会变得生机勃勃,哪怕遇到艰难险阻,也会绝处逢生。
中国文化讲,“道法自然”,自然的规律就是生生不息,是指一个事物在向好的方向变化的过程,或叫净化。
我们从黄帝的一生不难看出,黄帝的每个阶段都在不停地进步,不停优化。“长江后浪推前浪”就是道,是生生不息的规律。“十年如一日”,是生命停滞的状态,缺失了生命力,好的东西生不出来,甚至还生了病。
“生”还有一层含义,我们通常把不认识的字,说成“生字,生词”,不认识的人,说成“生人”,因为生人和生人之间产生的可能性是无限的。
广义的养生,是要把我们的眼界打开,把生命延伸出去,去探索我们经验以外,认知以外的东西,创造更多的可能性,而不是活得越来越局限,越来越狭隘、固执,让生命的可能性变的越来越小,这个就不叫养生叫杀生。
总结一下,养生就是养出一个生生不息的状态,生生不息的状态一定是日新月异的,当保持日新月异的势头,就会开始产生一个结果,中国文化叫做无量,不可限量。
因此,“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才是最好的生命状态,充满了张力和无限可能性的生命,才会不断突破和超越,我们的人生一定可以解套的。
此集谈论“养生”,对每一进取的人都有启迪的。如今世界,当代中国,物质的充裕,让养生成为一个时髦的课题。
吃得多、住得好、穿得暖,却也滋生诸多问题,营养过剩、疾病缠身,却又想无病无灾、长命万岁,于是养生吧!营养品、保健品…,幻想靠吃点“灵丹妙药”来长命百岁;经络保健、肝脏调养、整容美容,妄想借他人之手、设备之能来永保青春…。其实,都错了,从根本上错了。
养生是培养出生生不息的状态,是成长,是成就,是进取,是“苟日新、日日新”,是超越和突破,而不是一成不变,停止不动。
养生如何行动呢?我们只能试着听下去,看看惠比寿会为我们这些忠实的听众又带来什么?“洗耳恭听”吧!
晚10时记,次日6时改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