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便被书中平实而深刻的教育智慧所吸引,它宛如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对一年级教育教学的认知之路,也让我在浮躁的教育氛围中寻得了一份宁静与坚守。
书中,薛老师强调的“心平气和”绝非简单的情绪平和,而是一种教育的定力与智慧,是对教育规律的尊重和顺应。一年级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纯真而懵懂,他们带着对世界的好奇踏入校园,此时的教育不应是疾风骤雨式的灌输,而应是春风化雨般的润泽。薛老师用大量生动的实例向我们展示了如何在琐碎的一年级教学中保持耐心,从轻声慢语地和孩子们交流,到有条不紊地组织课堂秩序,每一个细节都渗透着“心平气和”的力量。当孩子犯错时,不急不躁地引导他们认识错误;当教学进度受阻时,不焦不馁地调整方法,这种平和的心态给予了孩子们成长所需的安全感和稳定感,也为他们营造了一个宽松、自由却又不失规矩的学习环境。
在识字教学方面,薛老师的做法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巧妙地将识字融入到孩子们的日常生活与阅读之中,摒弃了机械枯燥的死记硬背。通过儿歌、故事、游戏等形式,让汉字鲜活起来,激发孩子们自主识字的兴趣。这使我意识到,一年级的教学不应局限于课本与课堂,更应拓展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让学习成为孩子们自然而然的生活需求,而非沉重的负担。
班级管理上,薛老师注重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集体荣誉感。从一开始的细致引导,到逐渐放手让孩子们自主参与班级事务,她给予孩子们充分的信任与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学会了遵守纪律、关爱同学,更收获了责任感和自信心,班级也由此形成了一种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氛围。这让我明白,一年级正是培养良好习惯与品德的关键时期,而教师的引导应是潜移默化且持之以恒的。
阅读《心平气和的一年级》,不仅仅是学习具体的教育方法,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它让我深刻领悟到教育是一场慢的艺术,需要我们摒弃功利与浮躁,怀揣着爱与耐心,静待每一朵花的绽放。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我愿以薛老师为榜样,以平和之心育幼苗,用智慧之光照亮孩子们前行的道路,让一年级成为孩子们幸福成长的起点,为他们的未来奠定坚实而温暖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