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家人,晚上好
近期学习《活法》一书,读到稻盛老人家在重整日航工作的日日夜夜,让我感受到拼命工作即是提高自己的心性磨炼灵魂,站在大义的角度更是一种为公司、为社会的责任和担当。书中讲到,一个近80岁高龄的老人,在不拿一分钱报酬的情况下承诺一周上三天班,而实际是几乎每周都夜以继日的24小时没有片刻分心地拼命投入工作,晚上饿了就在宾馆吃两个饭团,节假日也在奔忙,牺牲了自己的时间,牺牲了守候家人的时间,“付出以笔舌难以道尽的辛劳,勤奋努力、拼命奋斗,守护公司、守护员工,……”正是这种以身作则的极度负责的态度给了日航员工莫大的激励,也使日航得以重生。读到此处心中对这位近80岁老人的率先垂范肃然起敬,对比自己真是努力不够,自惭形秽,深感自己的渺小,深感对工作对人生认识的浅薄。越来越觉得以《六项精进》为代表的稻盛哲学思想真是我人生的指导书,是提高自身修养的精神食粮。
回头过去自己走过的路,梳理自己凡俗平淡的人生经历,对照《六项精进》来度量自己,实在是苍白乏陈。但是“无论我们的生命多么微不足道,我们都要倾尽一切与他人分享”,以检视过去躬行岁月中的因鲁莽、混沌甚至暴戾留下的痕迹,感恩那一份份隽刻在我心中永不磨灭的高贵闪光的挚爱、携持及引领和守候。从而让我更加珍惜自己,更加热爱工作,更加珍惜一路同行的每一个人,在拼命工作中感受人生的苦与乐,思考人生和工作的真正意义。
作为在生产一线的基层管理人员,每天面对繁杂的细节问题,尤其是像我们这种24小时连续生产型企业,其艰苦不是一般人能体味的。人员众多,生产线多,流程繁琐,原料混杂,多品种差异化,再加上建厂时的不正规,永不停歇的碎片化改造等遗留下许多安全隐患,虽然不能像稻盛老人那样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做出巨大成就,但是如果不能付出比常人更多的辛劳,想维持基本的生产稳定都是很困难的事情,更别说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了。我觉得在没有找到高效的工作捷径之前,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就是比别人付出更多的时间花费更大的精力,浸忍于现场解决问题,让员工看到基层管理人员不是有意而为之的拼命的姿态,假以时日,员工就会产生不加倍努力怎么说得过去的积极变化,跟随的人会越来越多,拼命工作的氛围就会逐步建立起来。想想这些年分厂各级主管尤其是负责生产的周立厂长、龚文学、徐书成、陈吉主任无一不是竭尽全力的在默默付出,几乎没有节假日,不分早晚哪里有问题就出现在哪里,一年365天真正能休息也不会超过30天,节假日别人往家跑,他们往厂里跑,几乎是天天泡在车间努力工作。夜间经常被电话扰醒无法入眠,夜间升温开车换品种也是亲临现场从无怨言。长期的一线工作,24小时神经紧绷让这帮基层管理人员变得不谙世事,让家人埋怨,领导也觉得粗糙不可教。尤其是在处理员工时遭遇的不理解,在造成事故时面对的压力甚至苛责,心里也难免委屈,但仍然不畏艰难埋头苦干。正是靠着这种坚强的毅力,认真的持续努力才成就了自己的一片天地,带动起车间一大批人的跟随,也给公司带来效益。
老 话说,女怕嫁错郎,男怕选错行,过去也曾听说 在生产性企业里有种默认的用人行规:骏马跑销售,良驹搞研发,拙匹干采购,驽马放到生产一线算了。过去还觉得很是在理,读了《活法》后感到很不以为然。并对自己也曾经赞同这种偏见感到羞愧。想想过去那些“才华横溢”的高学历人才因不堪忍受这种又苦又累的苦差事而相继离开,而这些仿佛没有文化“头脑迟钝”的人像牛一样“笨拙”地、“愚直”地不知疲倦地持续专注于自己的工作,孜孜以求不断努力,5年、10年、20年一寸一寸的前进变成了“非凡”的敢于担当的企业栋梁之才,也练就了自己朴实厚重的优秀人格。还有吴杰、张维锋柯善荣及其他分厂的梁德宝、李军、巴桂城等等都是我们生产部门的优秀代表。忠于自己的职业,追随企业,默默的坚守,这也再次证明了只要专注于本职工作付出比常人更加的努力拼命工作就一定能获得美好的人生。
感谢稻盛老人的《活法》给我人生的启迪,感谢公司给我学习《六项精进》的机会让我真正每天能认真反省思考。感谢天天在一起工作一起修行的兄弟姐妹们。
祝您们晚安!祝男家人们父亲节快乐!
贾同伟
2017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