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干净整洁的家

为什么我们很难做到断舍离

没有人喜欢被抛弃

通常我们会把物品当做自我的延伸,你使用的物品代表了你的品位,也可以折射出一部分性格特征。当我们舍弃物品的时候,会有缺失感,会触碰到平时压抑在意识深处的被抛弃恐惧。抛弃物品类似于抛弃了自己的一部分。所以很多人很难舍弃物品,会安慰自己物品以后有用,不应该浪费等等借口理由。

当然有一部分人正好利用了这个心理,例如分手或者其他情境,通过毁坏抛弃物品,达到发泄情绪或者情感断离的目的。

怎么克服囤积物品舍不得丢弃的心理障碍呢? 强化积极正面的信念,改变之前的消极悲观认知,如果做不到,感觉气馁,内心自责懊悔,这个时候一定不要勉强自己,不然下一次就会更加畏惧排斥改变。自我鼓励,我已经开始意识到问题了,我开始行动了,已经有进步,多肯定自己,然后下一次再尝试。通过不断练习,每一次都比之前有进步。这样就形成了正向循环。

下面分享一些我用来自我游说的词语:

“ 我喜欢干净整洁的家。”

可以不断说出这句话,也可以想象窗明几净的房间带来的美好感觉。过去我觉得东西随便搁置,代表了自由洒脱。现在我不断强调内心对干净整洁的内心渴望。

“我想要更轻松”

东西少代表了轻松,没有负担。到处都是堆积的物品,收拾麻烦,占据空间。我想要摆脱物品的束缚,更轻松。这个也是练习放下对物品的执着。我们并不需要那么多的物品,很多时候,是心理匮乏感导致的,并不是真正需要。

这些话语不用原搬照抄书上的,当然如果某句金句你非常喜欢没有问题,贴在家里都可以,不断提醒自己。总之就是打动自己,对自己有用的话就可以了,哪怕是大白话。

还有一个方法就是场景想象:

例如我要搬进新家了,经济宽裕, 新房子都是自己喜欢的物品。

如果这样,你还会留下现在家里的一些残缺破旧物品吗?

或者你要出国定居了,你会带走哪些物品?

终极版就是某一天你去世了,你能带走什么呢?

总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很多执念都是我们的修行处。人活一世就是不断在这个问题里,去追寻答案。

我们当下活着,意味着我们需要各种物品,我们有需求,无欲无求就不存在了。断舍离是一种理念,服务于当下,让我们立足当下,更好的关注到自己和物品的关系,如何在当下生活的更好,过好了每一个当下,未来还会差吗?通过断舍离,不执不痴不迷,轻装上路。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Day 1 断舍离是什么? №1 本书导语 在大城市里,居住空间狭小,生活杂物堆积如山。如何让乱糟糟的房间变得干净...
    Jean_zz阅读 3,520评论 0 15
  • 一年到头,是继续“恋旧”还是“断舍离”,今天就来做个决定吧。 人类面临有三个大问题,顺序错不得。先要解决人和物之间...
    菲乐阅读 3,921评论 4 28
  • 选书:《断舍离》 作者:[日]山下英子 原因:人的一生都在选择,不选择也是一种选择,因为你选择了不选择。由此看来,...
    姚一姚2017阅读 1,541评论 3 8
  • 结婚六年,似乎近两年才会深刻反思自己到底是怎样的妻子?是怎样的妈妈?假设真的给自己评分,目前分数应该还是不及格吧!...
    格子熙阅读 1,250评论 0 8
  • 跟闺蜜一起看了蔡卓妍和钟欣潼主演的《原谅他77次》,看到后面感触太多了,会想起前任,经历了那么多次的失望,告诉自己...
    九重艳阳阅读 277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