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哈佛大学众多学科领域里的12位著名教授组成委员会,旨在对“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目标问题”进行研究。该委员会历经两年的潜心研究之后,形成了以“民主社会中的通识教育”为题的总结报告,1945年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俗称“红皮书”。
《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里提到三类人,一类是在某一领域研究非常深入的人,称之为“I”型人才;一类是很多学科和知识都涉猎,但是都不深刻的人,称之为“X”型人才,而书中倡导的是第三类,既对很多学科知识广泛了解,又能对某些领域深入研究的人,称之为“T”型人才。
文中提到所谓的“通识”,就是要具有开阔的视野与知识面,能够跨学科思考,甚至提到对多类型多题材的书籍的阅读。我赞同的是这个结果:开阔的视野与知识面。
很多时候,人们习惯于总结规律、总结套路,但是我总觉得一些人们总结出来的规律和套路,未必就是事物的本质。举个例子就好像语言的语法一样,是先有语言还是先有语法,当然是先有语言对吗,而且你熟知一种语言的语法,未必会用这门语言来说写。就好像很多成功学全书,熟知套路也未必过得好这一生。
我想说的是“T”型人才不是目标,而是结果。我们不是为了“通识”而“通识”,致力成为“T”型人才,不应该是我们的目标,书中虽然是这么总结,但这些概念只是你在实践过程中的副产品。
天下本一科,是人们为了研究的专注,才分科而治,甚至到现在对于很多学科的划分也并不是很清晰,所谓的跨学科,我认为不过是还原它们本来的关联关系。虽然知无涯,但是探寻事物背后原因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本性,所谓的广泛的知识面,我认为是源于人类本性对众多自身所认知事物的探求。
一则因人生有涯,而知无涯,便会在辽览众多后选择其一去满足自身对某些事物深层次的认知需求;二则人生而唯一,在经历人生的过程中,说机缘也好说内在吸引也好,总会钟情于一二个事物而倾注一生。
我认为这便是实现“T”型人才这个结果背后的原因。任何本质也都是相对而言,在我们探寻万物奥秘的过程中,没有最接近,只有更接近。
探讨过原因、明辨了结果,我还想认同一下书中提出的实现“T”型的工具,我所说的工具就是促进这个结果实现的方法。对书中提到的内容我总结为:思考、讨论、实践、演讲,然后我将这几点统一归纳为“输出”。
思考是大脑自身的输出到输入循环产物,而讨论、实践、演讲无不是在以各种方式激发人大脑的输出到再输入。我之所以强调的是“输出”,是因为我们平时输入式的知识获取会跟多一些,相对来说我们的大脑的记忆增进更缺乏的是输出的刺激。
我很庆幸我找到了一本被众多教育专家关注并认可的关于“通识”的书籍,各学科到了一定的高度一定是统一的,“天下大同”,这是我对学科知识的认知。
简宝玉读书打卡_论"T"型人才有感-《哈佛通识教育红皮书》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