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刘涛,笔名:南雁北望。古文爱好者,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平原地方文化传播者、
原创不易,文者自负
《兰台别记》(二十)期待千年古寺“淳熙寺”的“回归”
平原历史文化悠久,文化古迹很多,上至东汉三国,下至民国,但现在大型文化载体的实物不多了,如:千佛塔、文昌阁,其实在历史文化圈里出镜最多反而是“淳熙寺”,诗歌文章很多都围绕着“淳熙寺”,它在平原县志文化中占有最要席位。它饱经历代王朝战火的摧残,而又劫后重生。淳熙寺就是这样艰难的走过千年风霜,在历代王朝兴盛之时,也伴随着香火旺盛,国破家亡之际,寺院也残檐断壁,但总能凝聚当地的心声,文人墨客也是挥笔泼墨、激扬文字,留下许多美妙的文章。
我们先看“淳熙寺”的历史,乾隆版《平原志》第九卷-《杂志》中记“寺观”目录,有记载:
淳熙寺,在城西郭,从前废置不一。宋真宗祥符(1008—1016)中,僧鉴怀重建;宋仁宗嘉佑三年(即1058年)僧義海重修,碑在殿后被火剁落。金大定二十四年(即1184年)僧智深(注:恩州历亭人即后来恩县。)重修大殿,碑在殿左。明天顺八(即1464年)年僧净刚重修,未。竟其徒妙琮于弘治十一年(即1498年)毕,立碑在殿右,二碑记并见《艺文》。寺中有塔,相传唐时所建,今止存半截,故僧会司在焉。
其次,从《艺文志》看有金代鬲津进士王鼎撰写《重修淳熙寺大殿记》、明代济南进士武选郎中邹袭撰写《重修淳熙寺记》,以及清代刘宾鼎记载的《重修淳熙寺并建钟楼记》)的记载文章,可以找到淳熙寺的来龙去脉更加详细。
“平原县西方淳熙寺千佛大殿,其由来久矣,值后周时大毁佛教(注:为北周武帝宇文邕于建德三年即574下令灭佛),像宇尽隳。至唐以来邑人每遇斋日,犹群集设供于故台之上,洎大中时(即唐宣宗李忱曾用一个年号:846-859)有邑宰王宾回与辅尉崔琼昂台创堂,塑阿育王像于其中(千佛殿前身)。五代时已经河(即黄河)决湮圮,至宋乾德(宋太祖赵匡胤一个年号:963—968,共六年)初,兴为千佛殿,祥符(宋真宗赵恒的年号1008—1016年,僧鉴怀重建)间再经营改,后遭宣和乙巳年(宋徽宗宣和七年即1125)寇盗蜂起,寺被焚爇,殿亦罹灾,余址魏然为瓦砾之堆,其基故属前殿院…”。其后在金代僧人智深(即恩州人)经历几年艰难筹建,于大定十三年(即1173年)重修完成。明天顺八(即1464年)年僧净刚重修,竟其徒妙琮于弘治十一年(即1498年)毕。虽有清咸丰年间僧性印大师重修淳熙寺,但寺院已经没落。
佛教自东汉明帝传入中原,东晋南北朝时因战争而促成佛教的发展,北魏更是大兴佛教,所以文章说是“由来久矣”。但为什么没有记载呢?因为在北朝时的北齐天保天保二年(551年)平原县城由张官店东迁今地,佛寺建造文化都是从新开始,但公元577年北齐被北周宇文邕灭,灭佛运动也是推进到此。隋唐时又兴起,但“安史之乱”以及后来“河朔三镇”的割据战争不断,许多文献都焚毁。但在唐武宗推出“灭佛运动”,陕西关中等地佛教备受打击,因“河朔三镇”不在中央管控下,佛教不但没有削弱,反而各地僧人逃难之处,佛教更兴盛。到唐宣宗大中时创立“淳熙寺以及千佛塔”,平原县内许多古寺都传说是唐中期创立,可能就是这原因,如:望海寺也称海螺寺、圆头寺、森罗殿等。后周柴荣也进行一场“灭佛”,所以就有北宋初重修“淳熙寺”,前殿为“千佛殿”,以后脉络清晰,皆有几个朝代的石碑记传。清朝道光至咸丰年有智修大和尚修葺过(见《庄严圆寂智修大和尚功德碑》)以及在光绪初年又经历一次修缮(见刘宝鼎的《重修淳熙寺并建钟楼碑记》),但此时社会民力凋零,寺院也已经没落,民国时战争,到解放后直接都是破烂不堪,尚有遗址存在,1956年在遗址上建成平原人民医院。
最后,文人笔下“淳熙寺”的诗歌更加丰富,作为平原旧八景之一“晓钟鸣梵”,如明代作品有: 明代平原县进士张禄《淳熙寺闻钟》、《过淳熙寺漫兴》,进士如宋仕、霍从教、任士凭、高知止、赵焞的《晓钟鸣梵》,明平原知县周汝观、刘仪凤、黄景章等都有《晓钟鸣梵》,明代平原秀才张同春的《淳熙寺》;清代寺院没落,诗歌也少了,有康熙年贡生张伯琅《夜过淳熙寺》
因作品很多,暂选几个有代表性作品:
《淳熙寺闻钟》 明代邑人张禄(进士)
海鲸夜韵最悠然,清梵凭虚自入禅。
雾宿佛灯腈亦雨,香浮古殿俗如仙。
西风远播余音迥,北斗频移永夜绵。
谁道客中闻不得,金声直达九重天。
《晓钟鸣梵》,明代平原知县刘仪凤(陕西周至县人)
山水清晖古刹间,此中别是一尘寰。
钟声四野皆成响,清積传来任性还。
《夜过淳熙寺》 清代平原县贡生张伯琅
满地明月光,塔影卧其上。
万籁青天空,时听木鱼响。
张伯琅,字青侯,贡生。其祖父张聚秀(明代进士)父为张弦(有气节,县志有传记),张伯琅著作有《此君堂诗集》八卷。
我们的文化是开放包容性文化,“儒释道”三家文化相互融合发展。在当今“物华”横飞的时代,更需要传统文化中经典部分,具有经典地域文化不能被遗忘,可能给现在浮躁“心”,有些安静的归宿。淳熙寺原址上建立的医院,只能医治人们身体的创伤,而淳熙寺的文化更多是让人“心静止水”,在社会压力下,更有所释怀,是心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