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每个人都有,孩子也不例外。当孩子有了情绪时,我们通常的做法是什么?不理她,还是吼一顿?当孩子撕心裂肺大哭时,我们是制止孩子还是让她哭个够?孩子情绪爆发时,我们似乎也受到了影响,甚至变得更加的激动?忍不住冲动,给孩子一个大嘴巴。看起来问题暂时得到了解决,其实孩子心里特别委屈,我们也被自责所裹挟。如果孩子情绪爆发时,我们该怎么做呢?
上个月优优参加了跆拳道馆举行的21天挑战赛,这21天进行的还比较顺利。生病时她也坚持了下来。当然也偶有小插曲的时候----第十三天的早晨。那天早上起床后带着小情绪开始每天的动作练习,做了几个仰卧起坐,觉得自己做的不好,有点想哭的样子,而且脾气也随即要爆发。我立刻喊停,让她情绪平复一下再做。
在当时的情形下,我选择离开房间。怕自己情绪上来,两个人更是闹的不愉快。离开是为了让两个人先冷静几分钟(我是属于比较急躁型的麻麻,这点不太好要改正。)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自己体验下自己的情绪,允许她的情绪像水流一样,让它来;也允许情绪像水流一样经过孩子的身体,让它走。让孩子自然的去体验这个情绪,没有任何的干扰,孩子才能在这个体验中自然的成长。
出了房间细思索自己哪句话触动她?难道是:如果你自己不是自愿的,那可以放弃挑战,不要让妈妈每天来提醒你。这个是你自己想挑战的,没有人逼迫你。估计孩子的OS是:那我之前的12天都白费了?我的10张道德币也就没有了??所以觉得很委屈,难受想哭?(优优之前跟我说想要道馆的某件礼物,我说你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赢得10张道德币,这样你就可以去交换礼物。这10张道德币要通过你21天挑战赛来得到,你是否可以?)
在客厅反思后了几分钟,优优说“妈妈,你过来给我记录。”一边抽泣一边喊我。换做以前估计又想吼一顿了,但今天还算冷静。走到她身边问“情绪平复好了吗?”挂着泪还打算开始练习,有点看不下去。
妈妈:“你先停一下,我们聊一会儿,你为什么哭?”拉过来她抱坐在我的腿上。
妈妈:“运动是我们自己的事情,不是做给教练看的。我们坚持21天是为了养成一个好的习惯,运动是为自己的身体健康。既然你自己想挑战,那你就要主动点。爸爸妈妈每天早上运动也没让你来提醒,我们也没哭着锻炼。锻炼身体是件快乐的事情,不是吗?
优优:“妈妈,可以再抱一会儿吗?”
听了这句话,自己也惊了一下,是有多久没有抱过孩子了?没上幼儿园之前,经常会抱抱,会玩“亲亲宝,亲亲妈”的游戏,会对彼此说“我爱你”。在孩子摔跤时,难过的要哭的时候,蹲下来看着她的眼睛说:“你现在特别难过是吗?想哭就哭出来吧。”
这些视乎自己都忘记了,孩子简单的一句话,给她一个拥抱,就能安慰到她。一番沟通之后,又开心的笑起来。因为上学时间快到了,自己建议放学回来接着练,并提醒妈妈不要忘了这事。
不要吝啬自己的拥抱,多给孩子一些拥抱。心理学研究部表明:“触摸是人际沟通的有力方式,个体与他人在触摸和身体接触时的情感体验最为深刻。个体都有被触摸的需要,这是一种本能,比如婴儿接触温暖、松软的物体时,就会感到愉快,他们喜欢被拥抱和被触摸。”
有时候爱不需要太多的语言,一个简单的拥抱即可。孩子能感受到你的爱和温暖,会变得乖巧和安静。曾经看到书上说当孩子哭的撕心裂肺的时候不需要说太多,只要给她一个拥抱,孩子慢慢的就会平静下来。孩子内心产生不安的情绪时,拥抱是最好的亲子沟通方式之一。
情绪没有好坏之分,任何情绪都是正常的,我们正面接纳它。而不是将负面情绪看作是洪水猛兽想躲避开或者是压抑掉。所以当孩子有了负面情绪时,我们做父母的要去接纳,并且告诉孩子这些都是很正常的。“接纳”是父母需要具备的基本理念和态度,接纳本身不是一种方法,但态度却影响了方法。
在我们整个生命的长河中,会经历很多的好与坏、对与错、正面积极的,负面消极的,所有的加在一起才能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允许孩子去体验这些痛苦的、开心的、愤怒的,悲伤的情绪,才能让孩子的人生更加坚毅而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