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是一个善良的人,是那种特别单纯的善良,那种一眼就能让人看透,不带有任何棱角的善良。
直到现在我的性格中,都有一种要“助人”和“为别人着想”的意识,有时我宁可自己吃点亏都不会别人吃亏,帮忙别人可以让我获得内心的满足和愉阅,我觉得那才是我自身价值的体现。我老公经常说没见过我这样的人,说我太傻。
有一次老公单位发了一些米,足有七八袋,我家就三口人平时在家吃饭也不多,于是我就拿了两袋送给了邻居阿姨,阿姨和我们家关系很好,对我们很照顾,经常帮我们收快递,我们不在家时们代交电费水费。
可是老公知道了非常不高兴,他倒不是不高兴把米送人,他是不想把新米送人,他想把家里原有的存货送人。可是家里原有的米离保质期只有6个月了,怎么能送人呢?
我不知道这算是善良,还是做事的原则问题。
这样的性格应该是来源于我的家庭,主要是源于我的母亲。她就是那种一点也不强势、能力弱、善良但不自信的人,因此在我的性格中,多少也受到了她的影响 。
然而从深层次上剖析,我觉得我的“善良和善解人意”是由于我内心的自卑造成的。我会期待想获得别人的肯定和赞扬,从而增加自身的价值感的自信心。人通常是在被夸奖以后,就会更有动力成为那样的人。
有很多人会觉得“善良”不好,这会使那些没有底线的人变本加厉地利用你的“善良”。但是我觉得“善良”和“原则”其实并不矛盾。我可以善良,但是我也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
经过多年实践,我发现与人为善可以让我们自己得到更多,这是真的。
愿意与人为善的人,拥有超强的共情力,能够想别人之所想,力求尽可能地满足他人。那么别人通常也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这会让他们比常人拥有更多的机会。
从实用角度来讲,很多人都有一种高高在上的超越感和傲娇,有些事情即使是他们的本职工作,当需要他们协调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去多花那一点时间去帮你。
所以“与人为善”就是这样一把打开他们“防备之心”和“举手之劳”的钥匙,非常好用。有了他们的帮忙,可以让你在很多事情上不那么坎坷,少走一些弯路,节省大量的时间。
愿意与人为善的人,会让他周围的人更愿意接近他。当他与别人合作时,别人会感觉到非常舒服,他那善解人意的气场会让别人觉得如沐春风。
愿意与人为善的人,他们相信好人必有好报,一份善意可以换来一份福报,他们也常常会被幸运之神眷顾,在需要别人帮助的时候,贵人就会自动出现。
我始终相信,善良就好像一片肥沃的土壤,可以滋养心灵,可以净化思想,也可以招来好运。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